【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原文
归依僧。
手把数珠持课。
焚香火。
除人我。
速须出离舍娑婆。
且要频亲法座。
消灾祸。
速须结取。
未来因果。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诗词问答
问:《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参考注释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归依
依附
无所归依的流浪者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数珠
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的珠子。也叫[念珠]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香火
(1)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
香火甚盛
(2) 燃点的香
用香火点爆竹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人我
(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出离
(1).犹佛家所谓涅槃。《华严经》五:“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 唐 慧能 《坛经·行由品》:“ 五祖 曰:‘……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门人,终日供养,祇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古人以有身为患,故欲出离,以求解脱。”
(2).走出;离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一齐观瞻,见个书生,出离人羣。”《水浒传》第五六回:“此时天色未晓,敲开店门,去房里取出行李,拴束做一担儿挑了,计算了房钱,出离店肆,投东便走。”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我装作无所闻见模样,以图欺骗自己,总算已从地狱出离。”
(3).犹超出。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娑婆
(1).见“ 娑婆世界 ”。
(2).枝叶扶疏貌。 宋 王禹偁 《后土庙琼花》诗之二:“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3).从容优游。 元 刘壎 《补史十忠诗·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万顷》:“卷怀经济具,娑婆 洛 中社。”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法座
正座。君主听政之处。《汉书·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座,尽平生之愚虑。” 颜师古 注:“法座,正座也,听朝之处。”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灾祸
灾难;灾害
一次意外的不幸,对我来说却是一场灾祸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未来
(1) 将来的光景
美好的未来
(2) 从现在往后的时间
未来的一年
(3) 将来
中国为未来之国。——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三归依·调名本意·其四·四首]因果
(1) 原因和结果,合起来说,指二者关系
因果关系
(2) 今生种因,来生结果。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因果报应
三归依,唐代,敦煌曲子,调名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