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龄社集诗】作者:丘上仪 朝代:明代
[千龄社集诗]千龄社集诗原文
孤村冒雨垫纶巾,一棹冲寒破水沦。
自是素心堪共侣,好将末俗使还淳。
藏身曾学姚平仲,招隐谁呼祁孔宾。
良会讵应誇竞病,举杯且尽瓮头春。
[千龄社集诗]诗词问答
问:千龄社集诗的作者是谁?答:丘上仪
问:千龄社集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千龄社集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千龄社集诗]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八十九
[千龄社集诗]参考注释
[千龄社集诗]孤村
孤零零的村庄。 唐 韦应物 《自巩洛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寮友》诗:“孤村几处临 伊 岸,一鴈初晴下朔风。” 宋 晁冲之 《夜行》诗:“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孤村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千龄社集诗]冒雨
顶着雨
这个城市的居民冒雨欢迎我们
[千龄社集诗]纶巾
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
[千龄社集诗]一棹
一桨。借指一舟。 唐 杜牧 《送薛种游湖南》诗:“怜君片云意,一棹去 瀟 湘 。” 宋 辛弃疾 《洞仙歌·开南溪初成赋》词:“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箇、 五湖 范蠡 。”
[千龄社集诗]冲寒
冒着寒冷。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清 钱谦益 《入朝有作呈词馆诸公》诗:“朝朝待漏侍金舆,往往衝寒对玉除。” 朱自清 《别》:“晚上最后一班车来了,他们终于没有来。他恼了,没精打彩地冲寒而回。”
[千龄社集诗]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千龄社集诗]素心
(1) 本心;素愿
与素心相违
(2) 心地纯洁
素心人
[千龄社集诗]共侣
同伴。《西京杂记》卷五:“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共侣欢然。”
[千龄社集诗]末俗
(1).谓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生不丁三代之隆盛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末俗偷薄,雕伪弥深。”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末俗偷巧,内荏外刚。” 宋 王安石 《杨刘》诗:“末俗忌讳繁,此理寧復在?” 李大钊 《青春》:“末俗浇漓,未始非为此説者阶之厉也。”
(2).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 乐天 之诗,坦白平易,直以写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而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三》:“今末俗浅识,殊无知者。” 清 纳兰性德 《杂诗》之三:“吚吚奏《皇华》,末俗自不识。”
(3).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与“僧侣”相对。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征诗纪之》:“犹怜末俗愚难寤,故作幽龕小座供。”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火葬倡於释氏,末俗因之。”
[千龄社集诗]还淳
回复到原来的淳朴状态。《南齐书·明帝纪》:“永览玄风,兢言集愧,思所以还淳改俗,反古移民。”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千龄社集诗]藏身
躲藏;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
无处藏身
[千龄社集诗]平仲
银杏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刘逵 注引 刘成 曰:“平仲之木,实白如银。” 明 方以智 《通雅·植物三》:“平仲,银杏也。一名檘,一名火槖木,白果,叶如鸭脚。 宋 初入贡。 永叔 ( 欧阳修 )有诗记之。初 唐 , 沉云卿 ( 沉佺期 )诗:‘芳春平仲緑,清夜子规啼。’”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红雨乱春丛,清阴掩平仲。”
[千龄社集诗]招隐
(1).征召隐居者出仕。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杨慎 《春兴》诗:“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清 周亮工 《与王启伯总戎》诗:“ 小山 有赋人招隐,大树无心世任看。”
(2).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杨承宪 《三姝媚》词:“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
[千龄社集诗]良会
(1).美好的聚会。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悼良会之永絶兮,哀一逝而异乡。” 唐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诗:“良会苦短促,溪行水奔注。”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圆成》:“今何夕,是吉期,称良会。”《老残游记》第九回:“ 申先生 困不困?如其不困,今夜良会,可以不必早睡。”
(2).良机。《南齐书·崔祖思传》:“北閒起义者众,深恐良会不再至,卿善奬 沛 中人,若能一时攘袂,当遣一佳将直入也。”《梁书·郑绍叔传》:“朝廷遣卿见图,今日闲宴,是见取良会也。”
[千龄社集诗]竞病
南朝 梁 曹景宗 ,破 魏 而归, 武帝 于 华光殿 宴饮联句,令 沉约 赋韵。至 景宗 ,韵已用尽,唯馀竞、病二字, 景宗 操笔立成一诗:“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 武帝 及群臣惊叹不已。见《南史·曹景宗传》。后因以“竞病”指作诗押险韵。 宋 苏轼 《王巩以诗送将官梁交且见寄次韵答之》:“老守亡何惟日饮,将军竞病自诗鸣。” 宋 朱松 《赠范直夫》诗:“将军竞病诗成处,南浦春归兰玉丛。”
[千龄社集诗]瓮头春
亦作“瓮头春”。1.初熟酒。一说,酒名。 唐 岑参 《喜韩樽相过》诗:“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 宋 黄庭坚 《明远庵》诗:“多方挈取瓮头春,大白梨花十分注。”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三折:“送了我也竹叶瓮头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 刘 视之,果得酒,真家中瓮头春也。” 吕湛恩 注:“谓初熟酒。” 何垠 注:“瓮头春,酒名。”
(2).泛指好酒。 胡韫玉 《周六介招饮即席有作》诗:“烂泥新擘瓮头春, 越 醴浓斟醉 * 。”
丘上仪,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