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夏日]夏日原文
例谢门前客,深藏箧里书。
衣穿但重补,饭足不求余。
山溜鸣庭际,藤阴接屋除。
何劳厌三伏,俯仰即秋初。
[夏日]诗词问答
问:夏日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夏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夏日]陆游夏日 书法图
夏日书法作品
[夏日]参考注释
[夏日]山溜
亦作“ 山霤 ”。山间向下倾注的细小水流。《孔丛子·连丛子上》:“山霤至柔,石为之穿。” 晋 陆机 《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前蜀 贯休 《湖上作》诗:“山霤穿苔壁,风钟度雪林。” 宋 欧阳修 《浮槎山水记》:“至於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 明 无名氏 《八声甘州·合筝》套曲:“见天风淅淅,山溜泠泠。”
[夏日]屋除
屋前的台阶。 宋 王安石 《悟真院》诗:“野水纵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 宋 陆游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鹅儿草緑侵行路,帔子花明照屋除。”
[夏日]何劳
犹言何须烦劳,用不着。《三国演义》第九六回:“ 赵云 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收拾残经别法王,袈裟脱去换霓裳。初来不为求超脱,临去何劳懺罪殃。”
承受烦劳。《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举何劳餧饲浓。” 蒋礼鸿 通释:“何劳,同‘荷劳’,承荷烦劳的意思。”
[夏日]三伏
(1)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十天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 关汉卿《窦娥冤》
(2) 专指末伏
[夏日]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