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_张元干 | 宋代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作者:张元干 朝代:宋代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原文

忽辞鼓山行,便作径山去。
道人孤飞云,腰包咄嗟具。
两边兄弟间,杨岐一条路。
禅许众人参,院要大家住。
无是亦无非,何喜复何怒。
同粥鼓斋钟,等灯笼露柱。
佛眼接竹庵,云门透圆悟。
尔则有师承,心共成佛祖。
可笑世上儿,妄念分毁誉。
石火电光中,异竟什麽处世哲学。
所得能几多,造业不知数。
生死到头来,请问末后句。
穷汉未必穷,富汉岂真富。
入门相见时,此话莫错举。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诗词问答

问: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的作者是谁?答:张元干
问: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元干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元干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参考注释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鼓山

在福建省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海拔969米。岩壑幽奇,山径盘曲。山中有涌泉寺,始建于公元783年,建筑辉煌精巧。寺西有鼓山十八景和白云洞诸胜。还有c023c024峰、狮子峰、凤池山、灵源洞和鼓山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腰包

腰间所带的钱包;亦指私囊

大量公款都落于他的腰包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咄嗟

霎时

顾盼可以荡川岳,咄嗟可以降雷雨。——王勃《上刘右相书》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两边

(1) 两方面

两边讨好

(2) 两方向

人群向两边散开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杨岐

谓歧途。喻错误的道路。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出:“兄弟也,我替你磨穿 墨 踵,你为人莫守 杨 岐。”参见“ 杨朱泣岐 ”。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一条

(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

(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众人

(1) 大多数人

众人都感到惊奇

(2) 大家

众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众人。——唐· 韩愈《师说》

为众人师。——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众人待其身。——唐· 韩愈《原毁》

众人皆以奢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泯然众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大家

(1) 巨室,世家望族。古指卿大夫之家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犹言大作家,大专家

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李杜始。——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

(3) 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4)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

(5) 知识渊博者,博学的人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无非

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粥鼓

谓僧寺集众食粥时击鼓。 宋 苏轼 《大风留金山两日》诗:“ 灊山道人 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 宋 范成大 《华山寺》诗:“魂清骨冷不成眠,彻晓跏趺听粥鼓。” 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诗:“茫茫寄眼虫天外,已听云堂粥鼓声。”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灯笼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风,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露柱

指旌表门第立柱柱端的龙形部分。《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两脚出来如露柱。” 蒋礼鸿 通释:“露柱,旌表门第的柱端龙形的部分。”《古尊宿语录·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中·空中语要》:“不见有露柱,见解偏枯。见露柱但唤作露柱,见拄仗但唤作拄仗,有什么过。” 宋 陆游 《拄杖歌》:“归来灯前夜欲半,露柱説法君应闻。”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佛眼

(1).佛经所说五眼之一。佛为觉者,觉者之眼称佛眼。谓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无量寿经》卷下:“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宋 苏轼 《赠杜介》诗:“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 宋 苏辙 《书金刚经后》之二:“经言 如来 有五眼……以慧眼转物,以法眼遍物,佛眼也。”

(2).喻指以慈悲为怀、宽以待人者之眼。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云门

(1). 周 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 黄帝 时所作。《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郑玄 注:“此 周 所存六代之乐, 黄帝 曰《云门》、《大卷》。 黄帝 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旧唐书·音乐志一》:“按古六代舞,有《云门》、《大咸》、《大夏》、《大韶》,是古之文舞;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是古之武舞。” 章炳麟 《訄书·辨乐》:“古之作乐,各用其宫。”自注:“如《大司乐》:舞《云门》,则圜钟为宫。”

(2).高耸的大门。多比喻富贵之家。《古文苑·孔融<杂诗>之一》:“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章樵 注:“云门谓门第穹崇,上侵云汉。”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御札一轴三纸藏右司黄荦家》:“珍藏既出于云门,传刻仅留于朔塞。”

(3). 汉 云阳县 的城门。《文选·班彪<北征赋>》:“歷 云 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 李善 注:“ 云阳 ,古县,在 池阳 西北,属 右扶风 。云门,即 云阳县 门也。《汉书》: 左冯翊 有 云阳县 。”

(4).山门。借指寺庙。 唐 杜甫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诗:“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唐 陆龟蒙 《新秋月夕客有自远相寻者》诗之一:“云门老僧定未起,白阁道士遥相迎。” 唐 尚颜 《寄荆门郑準》诗:“不许姓名留月观,终携瓶锡去云门。”

(5).急流的出口。因水气状如云雾,故称。《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张铣 注:“言水自渠而灌田,故指渠口为云门,犹云来则雨至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6). 蜀 的代称。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烟沉冰井,雨歇 云门 。” 倪璠 注:“此以《蜀都赋》有云门,故以 云门 指 蜀 。” 唐 崔涂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 云门 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7).指谷口。 晋 惠远 《庐山东林杂诗》:“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闢。” 唐 马戴 《早发故山作》诗:“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

(8).山名。在 浙江 绍兴 南。亦名 东山 。山有 云门寺 。 南朝 梁 处士 何胤 曾居于此。《梁书·文学传下·王籍》:“﹝ 王籍 ﹞除轻车 湘东王 諮议参军,随府 会稽 。郡境有 云门 、 天柱山 , 籍 尝游之,或累月不反。” 宋 方岳 《水调歌头·寿赵文昌》词:“胸有 云门 禹穴 ,笔有禊亭 晋 帖,风露洗脾肝。秋入 紫宸殿 ,磨玉写琅玕。”

(9).山名。在 山东省 青州市 南。一名 云峰山 。 清 周亮工 《云门送胡元润还白下》诗:“屴崱君能到, 云门 得暂停。”

(10).山名。在 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 北,连 乐昌县 界。山有 云门寺 。 五代 文偃禅师 居此。参见“ 云门宗 ”。

(11).佛教宗派名。即云门宗。 宋 陈师道 《请兴化禅师疏》:“某公尊者承佛受记为世导师,绍云门之正宗,分慧林之半座。”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至云门之訶佛,则非特破相,而亦破名。”参见“ 云门宗 ”。

(12).人体穴位名。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素问·水热穴论》:“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写四支之热也。” 王冰 注:“云门在巨骨下,胸中行两傍。”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师承

(1) 师徒相传的系统

各个流派各有师承

(2) ∶效法继承

师承有来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佛祖

(1).佛教称修行成道者为佛,开创宗派者为祖师,故称成佛作祖者为佛祖。 宋 志磐 有《佛祖统纪》五十四卷,详载 天台宗 的源流。 宋 苏轼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前年开阁放柳枝,今年洗心归佛祖。”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苏黄秦书各有所僻》:“余家收 山谷 所书禪句几三十餘首,有云……‘自是钓鱼船上客,偶除鬚鬢著袈裟,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元 宋旡 《答无住和太初韵见寄》:“眼高无佛祖,诗癖有山兄。”

(2).指佛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 。

(3).犹言老天爷。表示惊叹之词。《红楼梦》第四一回:“ 刘姥姥 听了,摇头吐舌説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隻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可笑

令人发笑

可笑的错误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世上

世界上;人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妄念

邪念;虚妄的或不正当的念头

根绝妄念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毁誉

毁损与赞誉

《京都纪事》播放后,毁誉不一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石火电光

佛教语。喻时光的短促。《景德传灯录·怀楚禅师法嗣》:“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阅古·元石础》:“沧海桑田五百载,石火电光一刹那。”《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我想人生梦幻泡影,石火电光,不必往远里讲,就在座的你我三个人,自上年 能仁寺 初逢、 青云山 再聚,算到今日,整整的一年。”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什麽

亦作“ 什末 ”。同“甚麼”。1.疑问代词。表示疑问。《坛经·机缘品》:“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 奇章公 始来自 江 黄 间,置书囊於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 韩 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景德传灯录·法达禅师》:“祖又曰:‘汝名什么?’对曰:‘名 法达 。’” 鲁迅 《呐喊·药》:“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 李广田 《<散文三十篇>序》:“若问这些文章到底有什末意义,勉强说,也不过是多少地反映了那个旧社会的某些方面。”

2.疑问代词。表示无须,不必。 唐 吕岩 《劝世》诗:“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若是 汉 天子早把书明降, 韩元帅 免受人诬罔……我 蒯彻 也粧什麼风魔,使什么伎俩!”如:你说呀,装什么哑巴!3.疑问代词。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张天翼 《春风》:“于是河沿上走着的人闻到了一种什么花香,还夹着一种腥味儿。” 茅盾 《子夜》三:“这‘缺少了什么似的’感觉,即使是时隐时现,可是总常在她心头。”《朱自清文集·自序》:“用‘你我’做书名,没有什末了不得的理由;至多只是因为这是近年来所写较长的一篇罢了。” 郭小川 《在大沙漠中间》诗:“尊敬的读者啊,我必须在这里写点什么。”

4.疑问代词。任指。表示无例外。 张天翼 《儿女们》二:“还有许多不安分的家伙入了他们的伙,他们到处放火,把什么都抢得精光。”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会,自己只是个傻大黑粗的废物!”

5.疑问代词。任指。用于前后照应,表示前者决定后者。如:什么地方种什么庄稼,要根据自然条件而定。

6.疑问代词。用于列举,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小偷儿什么的,差不离快断了根!” 孙犁 《白洋淀纪事·女保管》:“她原是一个女短工,专给地主家拆洗衣服,侍候坐月子什么的。”

7.疑问代词。用于否定。表示不同意、不以为然。 鲁迅 《呐喊·孔乙己》:“ 孔乙己 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 何 家的书,吊着打。’”如:什么不知道,昨天我还提醒你来着。

8.疑问代词。表示愤慨、不满或惊讶。 鲁迅 《野草·狗的驳诘》:“‘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如:挤什么!按次序来。如:什么!都九点了,咱们得马上动身了。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处世哲学

指待人处事的主张、原则和态度。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所得

指所获得的东西

所得无几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几多

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造业

(1).佛教语。做坏事。 南朝 梁 沉约 《忏悔文》:“虽造业者身,身随念灭,而念念相生,离续无已。” 宋 楼钥 《姜子谦以试邑锺离请益》:“前辈有为县公,退以贯珠诵佛。其叔父见之,云:‘汝欲为佛耶?’对曰:‘然。’叔笑曰:‘汝既做了知县,更望做佛耶?’言造业之多也。其人悚然,谨不敢为殃民害物等事。”《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 门积祖善良,未曾作恶造业。”

(2).创立基业。 清 姚莹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造业之祖,起微贱,服勤劳,行修於身,功及於物,天乃昌其后以报之。”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到头来

到最后,结果

到头来空喜一场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请问

(1) 敬辞,表示请教询问

请问这个字怎么念

(2) 口气较重,表讯问

请问,你对他真正了解吗?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末后

最后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穷汉

(1).贫寒的男子。 唐 李商隐 《杂纂》:“穷汉説大话。”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这的是你自作下穷汉家私暴。”

(2).泛指穷苦人。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哼!杀不了穷汉,当不了富汉。”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富汉

犹富人。钱财多的人。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 黄世仁 :哼,杀不了穷汉,当不了富汉,我弄不了 杨白劳 ,就得不到 喜儿 。”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入门

(1) 初级读物;任何知识或业务的初始门路

技术入门

(2) 初步学会

入门师傅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错举

参互列举。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两名错举例》:“《汉书》他篇中两名错举之例尚多。《邹阳传》云:‘六齐望于 惠后 。’ 孟康 注:‘谓 惠帝 与 吕后 。’”

,

  • 【颂古五十七首】_释道昌 | 宋代
  • 【颂古五十七首】_释道昌 | 宋代 >> 【颂古五十七首】_释道昌 | 宋代...

  • 【瞻双塔】_释守卓 | 宋代
  • 【瞻双塔】_释守卓 | 宋代 >> 【瞻双塔】_释守卓 | 宋代...

  • 【次韵和王仲至李审言见寄】_沈遘 | 宋代
  • 【次韵和王仲至李审言见寄】_沈遘 | 宋代 >> 【次韵和王仲至李审言见寄】_沈遘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