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上刑部郑侍郎】作者:李洞 朝代:唐代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原文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
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
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
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
数联金口出。
死免愧丘为。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诗词问答
问:感知上刑部郑侍郎的作者是谁?答:李洞
问: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感知上刑部郑侍郎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李洞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洞
全唐诗:卷722-42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参考注释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白云司
刑部的别称。相传 黄帝 以云命官,秋官为白云。刑部属秋官,故称。亦指刑官。 唐 卢中丞 《送李先辈赴职郑州因献》诗:“几日赋诗秋水寺,经年起草白云司。” 宋 王禹偁 《送都官梁员外同年之江南转运》诗:“出职未吟红药树,转官新入白云司。”自注:“都官刑部正司。”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设宴》:“投赠愧无青玉案,追陪喜近白云司。”参见“ 白云 ”。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蜀都
古代 蜀国 的都城。即今 四川省 成都市 。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至于 蜀 都,耆老大夫搢绅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儼然造焉。” 晋 左思 《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於上世,开国於中古。” 元 虞集 《张令鹿门图》诗:“老我不乐思 蜀 都,人言 嵩 阳好隐居。”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高卧
(1) 高枕而卧
解衣铺被,准备高卧
(2) 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寒竹
(1).即竹。因其经冬不凋,故称。 唐 刘长卿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诗:“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 唐 许浑 《送薛秀才南游》诗:“遶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瀟瀟。”
(2).指竹制管乐器。 南唐 李煜 《菩萨蛮》词:“铜簧韵脆鏘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宿鸟
归巢栖息的鸟。 唐 吴融 《西陵夜居》诗:“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宋 苏轼 《和人回文》诗之四:“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霽横参。”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引狎》:“栏杆空佇立,宿鸟归飞急。” 清 顾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嘉莲
一茎多花之莲。古代以之为祥瑞的象征。《宋书·符瑞志下》:“ 泰始 五年六月甲子,嘉莲生 湖熟 ,南臺侍御史 竺曾度 以闻。”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瑞莲池二女》:“ 元 末 施州 向氏 谭氏 二女相与濯手于仙女池,遂生嘉莲。”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宝剑
原来指罕见而贵重的剑,后泛指普通剑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石渠
(1).石筑的水渠。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 孟浩然 《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见“ 石渠阁 ”。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画角
古管乐器。传自 西羌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 唐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水浒传》第十二回:“将臺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擂来,品了三通画角,发了三通擂鼓,教场里面谁敢高声。” 廖仲恺 《青玉案·泉州道中纪见》词:“西风画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处?”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黄金勒
用黄金制成的衔勒。 南朝 梁 何逊 《拟轻薄篇》:“柘弹 随 珠丸,白马黄金勒。” 唐 杜甫 《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仇兆鳌 注:“《明皇杂録》:上幸 华清宫 ,贵妃姊妹各购名马,以黄金为衔勒。”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白鹭
又叫鹭鸶,鹳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吓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公心
(1) 公正之心,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心意
(2) 共同之心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外国
本国以外的国家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重望
(1) 很高的声望
他在这一带享有重望
(2) 殷切的希望;厚望
寄予重望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两朝
(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南齐书·王俭传》:“臣逢其时,而叨其位,常总端右,亟管銓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 唐 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旧唐书·韩弘传》:“及 齐 、 蔡 贼平,势屈入覲,两朝宠待加等, 弘 竟以名位始终,人臣之幸也。”
(2).指两个国家。《宋史·宇文昌龄传》:“送 辽 使至 雄州 ,当宴,从者不待揖而坐, 昌龄 誚其使曰:‘两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后坐,此礼渠可闕邪?’”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圭影
亦作“ 圭景 ”。1.土圭与日影。《文选·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李善 注引 汉 郑玄 曰:“谓圭长一尺五寸,夏至之日,竖八尺表,日中而度之,圭影正等,天当中也。若影长於圭,则太近北;圭长於影,则太近南。”《南齐书·乐志》:“龙精初见大火中,朱光北至圭景同。”
(2).圭表上的日影。 唐 独孤铉 《日南长至》诗:“玉历颁新律,凝阴发一阳。轮辉犹惜短,圭影此偏长。” 宋 王安石 《回贺冬启》之三:“阳明初復,圭景寖长。” 清 钱谦益 《天启甲子六月河决彭城停车感叹而作是诗》:“已闻测圭景,未能具鍤畚。”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松雪
(1).谓松上积雪。 南朝 宋 颜延之 《赠王太常》诗:“庭昏见野阴,山明望松雪。” 唐 李白 《东武吟》:“倚巖望松雪,对酒鸣丝桐。”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十七:“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宋 苏轼 《真觉院有洛花》诗:“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2). 元 代书画家 赵孟頫 号松雪道人,简称松雪。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书》:“余以为教人学书,当分三等。第一等有絶顶天资,可以比拟 松雪 、 华亭 之用笔者,则令其读经史,学碑帖,游名山大川,看古人墨蹟,为传世之学。”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砚冰
砚水冻成的冰。 唐 周贺 《冬日山居思乡》诗:“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唐 贾岛 《重与彭兵曹》诗:“砚冰催腊日,山雀到贫居。” 明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録,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过门
(1) 女子出嫁到男家
后又听见三日后才过门,他又转有忧愁之态。——《红楼梦》
(2) 声乐曲中常由叠句或副歌构成的短器乐乐段
(3) 路过家门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马足
(1).马的足。《新唐书·归登传》:“ 登 性温恕,家僮为马所踶,笞折马足, 登 知,不加责。”《宋史·韩世忠传》:“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斫马足。”
(2).马的足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 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汉 张衡 《东都赋》:“马足未极,舆徒不劳。”
(3).指破绽。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她是想支吾了事,怕老汉寻根究底的结果,会把昨晚深夜归家的马足露了出来,惹得老汉的又一顿训斥。”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日下
(1) 目前;眼下
日下天气已凉
(2) 旧时[日]指帝王,[日下]指京都
(3) 日入。日没。太阳落下去
日下西山头
(4) 一天天地衰落;逐日走下坡路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大名
(1) 某人的正式名字
(2) 对方名字的敬称
(3) 显赫的名气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仙山
(1).仙人居住的山。 唐 刘禹锡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 三乡 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2).比喻远离市廛的幽静所在。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芳草掩重门,住仙山欲避 秦 ,门前怕有渔郎问。”参见“ 仙山楼阁 ”。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金口
(1).对他人之口或言语的敬称。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鄙人固陋,自潜幽藪,必枉话言,敬聆金口。” 前蜀 贯休 《拟齐梁体寄冯使君》诗之三:“伟哉 桐江 守,雌黄出金口。”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梅香不住的斟酒,待我与娘子谈心,如今开一开金口吧!” 洪深 《鸡鸣早看天》第一幕:“ 林先生 :(向 李世昌 )马上就去‘拍照片’么?希望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李世昌 :谢你的金口。”
(2).特指帝王之口或帝王之言。 宋 王禹偁 《初出京过琼林苑》诗:“ 琼林 侍游宴,金口独褒扬。” 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玉音之盟,金口説合。”《人民文学》1981年第9期:“ 嬴政 说:寡人历来金口不开,开口不改。”
(3).佛教语。谓佛之口舌如金刚坚固不坏。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 唐 王维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非夫自得性空,密印心地,见闻自在,宗説皆通者,何以证玉毫之光,辨金口之义。” 唐 裴漼 《少林寺碑》:“如来金口之説,连云可庇。”
唐代,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