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逢友人】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乱后逢友人]乱后逢友人原文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
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
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
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
[乱后逢友人]诗词问答
问:乱后逢友人的作者是谁?答:罗隐
问:乱后逢友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乱后逢友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罗隐的名句有哪些?答:罗隐
[乱后逢友人]罗隐乱后逢友人 书法图
乱后逢友人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59-25
[乱后逢友人]参考注释
[乱后逢友人]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乱后逢友人]问津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乱后逢友人]生灵
(1) 指人民;百姓
荼毒生灵
(2) 生物;有生命的东西
草木生灵
万物生灵蓬蓬勃勃,可谓生机万类了。——《太阳的光辉》
[乱后逢友人]寇盗
(1).盗贼。《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金玉崇而寇盗至,名位高而忧责集。” 清 倦圃野老 《庚癸纪略》:“富户俱称无钱,虽存亡危急之秋,寧资寇盗。”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革命,只赚着一舆台奴婢匪徒寇盗的 * 制。”
(2).侵扰劫掠。《史记·大宛列传》:“ 昆明 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輒杀略 汉 使,终莫得通。”《后汉书·班超传》:“往者 匈奴 独擅 西域 ,寇盗 河西 , 永平 之末,城门昼闭。”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选补》:“ 兴元 元年,改吏部侍郎往 洪州 知选事,时京师寇盗之后,天下旱蝗,穀价翔贵。”
[乱后逢友人]方镇
指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如 晋 持节都督, 唐 观察使、节度使、经略等。 辽 金 时皆有其职。 清 吴廷燮 著有 唐 、 辽 、 金 《方镇年表》,可参阅。《晋书·范宁传》:“方镇去官,皆割精兵器仗以为送故,米布之属不可称计。”《新唐书·裴均传》:“ 德宗 以 均 任方镇,欲遂相之。”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 开元 九年置 朔方 节度,自是始有方镇。”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翚帅师》:“古者兵出於农,有事则聚而授甲役,竣则散而归田,非有营卫之屯聚,方镇之瓜分,可籍之以为变。”
[乱后逢友人]改更
更改;改变。《楚辞·天问》:“悟过改更,我又何言?”《汉书·孔光传》:“臣闻师曰,天左与王者,故灾异数见,以谴告之,欲其改更。” 唐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覆载还高下,寒暄急改更。”《天雨花》第十八回:“别事可以更改得,亲事如何可改更?”
[乱后逢友人]里旧
指有旧交的乡亲。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僕在 江 南为学士日,一里旧齎一宝带,託僕投执政。”
[乱后逢友人]行处
(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
(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乱后逢友人]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乱后逢友人]贵人
(1) 杰出人物的一员
君子子者,贵人之子也。——《仪礼·丧服》
(2) 地位高的人
夫怒,因嬉笑曰:[将军贵人也,毕之!]——《汉书·灌夫传》
(3) 古代皇帝妃子的称号。位次皇后,汉光武帝始置,历代多沿用,但位尊卑不一
[乱后逢友人]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乱后逢友人]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乱后逢友人]沾巾
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汉 张衡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雁门 ,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愚沾巾宿草,无媿抽毫。” 清 汪懋麟 《朝采投诗慰余秋怀迭韵为答》:“凉雨何分旧与新,每逢摇落欲沾巾。”
唐代,罗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