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作者:沈光文 朝代:明代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原文
未伸博浪志,居此积忧忡。
一命依麋侣,全军傍蜃宫。
身闲因性懒,我拙任人工。
岛上风威厉,蓬蓬震太空。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诗词问答
问:《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的作者是谁?答:沈光文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沈光文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光文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2. 此组诗收于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编者按:《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题作〈隩草〉。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参考注释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博浪
(1).地名。即 博浪沙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 张良 以五世相 韩 ,椎 秦始皇 于 博浪 之中。”详“ 博浪沙 ”。
(2).轻佻,风流。《 * 词话》第二回:“妇人便慌忙陪笑,把眼看那人,也有二十五六年纪,生的十分博浪。”
(3).谓放荡,放浪。《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忧忡
忧虑不安。语本《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辜负高人相汲引,家乡虽近转忧忡。” 清 孙枝蔚 《赠邢补庵》诗:“偶逢旧乡里,握手涕泪同。自言轻一出,为官多忧忡。” 梁启超 《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自 亚歷第二 遇害后,二十餘年间, 亚歷第三 以忧忡死。”参见“ 忧心忡忡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一命
(1). 周 时官阶从一命到九命,一命为最低的官阶。《左传·昭公七年》:“三命兹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 杜预 注:“三命,上卿也。”《北史·周纪上》:“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后亦用以泛指低微的官职。 南朝 梁 刘孝绰 《上虞乡亭观涛津诸学潘安仁河阳县诗》:“无貲徒有任,一命忝为郎。” 唐 白居易 《松斋自题》诗:“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你生於富家,长在名门,难道没几个好亲眷,何不去借贷,为求官之资,倘得一命,偿之有日。”
(2).相同的命运。 汉 王充 《论衡·气寿》:“若夫无所遭遇,虚居困劣,短气而死……此与始生而死,未产而殤,一命也。”
(3).一人的生命。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一命沦骄饵,三缄慎祸胎。”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想着俺做一世雄,肯投降苟自容,拚的个触荒碑一命终。” 许地山 《凶手》第一幕:“现有 胡子传 控告,告你清明那天在 万胜门 外,抢掠 李皇亲 家眷,杀害他家婢女一命。”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全军
(1) 整个军队
全军指战员
(2) 保全军队的实力
全军而反,雄名大震。——《南史》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人工
(1) 人造的;人为的
人工湖
(2) 人力,手工(与机械力相对)
人工降雨
(3) 工作量的计算单位,即一个人做工一天。如:架设这条管线需要60个人工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上风
(1) 风吹来的那一方
在上风方向喷洒农药
(2) 比喻优势或有利地位
占了上风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威厉
威严;严厉
双目炯炯,威厉逼人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蓬蓬
指草木、须发参差不齐或杂乱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其十]太空
(1)
(2)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区域
(3) 太阳系以外的所有宇宙
(4) 天空
时时有一缕愁烦,像澄清的太空中的云翳一样,沾污了心的明净。——叶圣陶《倪焕之》
明代,沈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