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鹏鷃问答】_姜特立 | 宋代

【鹏鷃问答】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代

[鹏鷃问答]鹏鷃问答原文

吾闻北冥鹏,翼若垂天云。
矫首扶桑汜,投趾昆仑垠。
渴饮黄河流,饥食紫渊鳞。
长融盈千车,短羽重万钧。
去以六月息,栖止良苦辛。
黑风忽翻海,未易容其身。
偶与斥鷃遇,问鷃有何乐。
鷃云我幺禽,岂暇议寥廓。
为生诚甚微,为计亦易足。
吸以棘针露,分以鹪鹩粟。
决起枪榆间,却向蓬蒿落。
不睎九万程,只愿一枝托。
鹏听鷃所云,似若生羡慕。
彼小乃有余,我大适为苦。
呼鷃部所安,鷃笑而不语。

[鹏鷃问答]诗词问答

问:鹏鷃问答的作者是谁?答:姜特立
问:鹏鷃问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特立的名句有哪些?答:姜特立

[鹏鷃问答]参考注释

[鹏鷃问答]北冥

传说中阳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最北端

[鹏鷃问答]垂天

(1).挂在天边;悬挂天空。《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若云垂天旁。” 三国 魏 曹丕 《丹霞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2).犹蔽天,笼罩天空。《文选·扬雄<羽猎赋>》:“其餘荷垂天之罼,张竟壄之罘。” 刘良 注:“言罼之大,如垂天之四边也。” 宋 姜夔 《汉宫春·次韵稼轩》词:“云曰归歟,纵垂天曳曳,终返 衡 庐 。”

(3).比喻壮志凌云。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摶羊角以垂天,展驥足而腾景。” 唐 刘禹锡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洛中士君子兼见寄之什》:“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

[鹏鷃问答]矫首

(1).昂首;抬头。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 日观 ,矫首望八荒。” 金 元好问 《出京》诗:“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清 金农 《寄丁敬》诗:“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

(2).昂昂然自得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至於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禄,邦国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矫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 李植 、 江东之 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羣枉。”

[鹏鷃问答]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鹏鷃问答]昆仑

亦作“崐仑2”。1.古代亦写作“昆仑”。 昆仑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间,西接 帕米尔 高原,东延入 青海 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 昆仑山 上有 瑶池 、 阆苑 、 增城 、 县圃 等仙境。《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楚辞·离骚》:“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远以周流。” 唐 韩愈 《杂诗》之三:“ 崑崙 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

(2).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 昆仑山 。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闇中大战, 谦之 手射 阳迈 柁工,船败纵横, 崑崙 单舸接得 阳迈 。” 唐 张籍 《昆仑儿》诗:“ 崑崙 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 汉 地游。”《旧唐书·南蛮传·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号为 崑崙 。”

(4).“ 崑崙奴 ”的省称。 唐 王维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并师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向暮,有两崑崙捉马挑灯,迎导以去。”参见“ 崑崙奴 ”。

(6).特指 昆仑 奴 磨勒 。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早把那 崑崙 秘术来传受。” 清 顾彩 《髯樵传》:“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 崑崙 。”参见“ 崑崙奴 ”。

(7).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晋书·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崐崘。”《旧五代史·慕容彦超传》:“尝冒姓 阎 氏,体黑麻面,故谓之 阎崑崙 。”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书所见成篇》:“锁香金屈戌,带酒玉崑崙。”

(9).酒名。“ 崑崙觴 ”的省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原注:“酒名。”参见“ 崑崙觴 ”。

(10).道教语。指头脑。《云笈七籤》卷十二引《太上黄庭外景经》:“子欲不死修崑崙。”《云笈七籤》卷十七:“眼为日月,髮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崑崙。”

(11).脐之别名。《黄庭内景经·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纬经》:“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崑崙,一名特枢。”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淮南子·原道训》:“经纪山川,蹈腾 昆仑 ,排閶闔,沦天门。” 高诱 注:“ 昆仑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万九千里。” 陈毅 《昆仑山颂》诗:“ 昆仑 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2).指 汉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记·封禅书》:“ 济南 人 公玊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 昆仑 ,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参见“ 昆仑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昆仑障 。 西汉 置。在今 甘肃省 安西县 南。为宜禾都尉治所。

(4). 东晋 南朝 时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其肤色较黑。《南齐书·王琨传》:“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为 崑崙 。”按,崑崙,同“ 昆仑 ”。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昆仑》。

(5).我国古代泛称今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以至 东非 之人为昆仑。参阅《太平御览》卷七八六引 三国 吴万震 《南州异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记》、 唐 义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6).古岛屿名。亦译 军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昆仑岛 。为古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之地。《岛夷志略》和《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郑和航海图》亦有此岛。

(7).针灸穴位名。位于足部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凹陷处。《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足三阳经总穴名》:“足太阳膀胱经,行足股后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阴……昆仑,跗阳。”

广大无垠貌。昆,通“ 浑 ”。 汉 扬雄 《太玄·中》:“昆仑旁薄,思之贞也。” 司马光 集注:“昆,音魂;仑,卢昆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元气昆仑,充满天地。”

[鹏鷃问答]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鹏鷃问答]饥食

充飢之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寒衣及飢食,在纺绩耕耘。”

[鹏鷃问答]紫渊

(1).水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紫渊 径其北。” 张守节 正义:“《山海经》云:‘ 紫渊水 出 根耆之山 ,西流注 河 。’ 文颖 云:‘ 西河 穀罗县 有 紫泽 ,在县北,於 长安 为北。’”

(2).深渊。《文选·张协<七命>》:“挂归翮於青霄之表,出华鳞於紫渊之里。” 吕向 注:“紫渊,谓其深色然也。”

[鹏鷃问答]万钧

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 汉 贾山 《至言》:“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万钧腕力强于弩,朝射熊羆夜赋诗。” 陈毅 《冬夜杂咏·吾读》:“ 东坡 胸次广, 稼轩 力万钧。”

[鹏鷃问答]月息

月利。按月计算的利息

[鹏鷃问答]栖止

停留,居住

[鹏鷃问答]苦辛

(1).犹辛苦。劳苦艰辛。《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軻长苦辛。”《后汉书·孔奋传》:“ 奋 力行清絜,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元 罗志仁 《绝句》:“囓雪 苏郎 受苦辛, 庾公 老作北朝臣。”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嶇州里良苦辛。”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男的舍不得女的再担负母亲的苦辛,所以情愿把新生的孩子送掉。”

(2).草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九十里,曰 阳华之山 ,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藷藇,多苦辛。”一本作“ 苦莘 ”。

[鹏鷃问答]黑风

(1).暴风;狂风。《魏书·元叉传》:“ 元叉 本名 夜叉 ,弟 罗 实名 罗刹 ,夜叉、罗刹,此鬼食人,非遇黑风,事同飘堕。” 唐 杜牧 《大雨行》:“东垠黑风驾海水,海水卷上天中央。”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迨余等将睡,忽而黑风暴雨遽作。”

(2).妖风;歪风。 柳青 《狠透铁》:“一股黑风笼罩了小小的 水渠村 ,从一九四九年解放起一直奔波到高级合作化的 * 员,在村里没威信了。” 刘亚舟 《幸运儿》第三部十二:“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黑风,飞沙走石地刮起来。”

(3).谣言。 华山 《远航集·头顶露青天》:“黑风三天松,两天紧,苦主们好不着急。”

[鹏鷃问答]翻海

形容声响如海涛翻腾。 唐 韩愈 孟郊 《斗鸡联句》:“争观云填道,助叫波翻海。” 宋 范成大 《丙午新正书怀》诗之五:“厉风翻海雪满天,百计逃寒息万缘。”

[鹏鷃问答]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鹏鷃问答]斥鷃

亦作“ 斥鴳 ”。即鷃雀。《庄子·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斥,小泽也。本亦作‘尺’。鴳,鴳雀也。” 成玄英 疏:“鴳雀,小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犹之斥鷃之挥短翅,以凌 阳侯 之波。” 毛 * 《吊罗荣桓同志》诗:“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鹏鷃问答]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鹏鷃问答]寥廓

(1).空旷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曰:“寥廓,广远也。” 唐 韦应物 《仙人祠》诗:“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宋 周邦彦 《一寸金·江路》词:“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陈云龙 集注:“寥廓,幽远也。”

(2).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 颜师古 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 清 方文 《乱后过姑苏驿》诗:“月明双雁翔寥廓,羡尔能飞脱网罗。”

(3).冷清;冷落。 汉 陆贾 《新语·慎微》:“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寂寞而无隣,寥廓而独寐,可谓避世,非谓怀道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声罕闻。”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 易庵 《贞白楼诗》﹞:‘风霜颇威厉,败叶走阶几,我庭日寥廓,一望尽披靡。’”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一:“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虚。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泰》:“天门开辟,牢户寥廓,桎梏解脱,拘囚纵释。” 晋 陆机 《叹逝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唐 李白 《志公画赞》诗:“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寥廓无主。”

(5).指虚无之境。 前蜀 韦庄 《悼杨氏妓琴弦》诗:“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谓宇宙的元气状态。《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李善 注:“寥廓忽荒,元气未分之貌也。”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7).宽宏豁达。《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 颜师古 注:“寥廓,远大之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今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 邹子 何寥廓,谩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端亮者语壮。”

[鹏鷃问答]为生

以某种手段维持生活

以狩猎为生

[鹏鷃问答]棘针

(1).荆棘的芒刺。《晋书·文苑传·顾恺之》:“﹝ 顾愷之 ﹞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於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 愷之 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 元 杨显之 《黑旋风》第三折:“大哥,那里是那牢哩?[内应云]高墙儿矮门棘针屯着的便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四週围墻,务须坚峻,叠以棘针。”

(2).喻指刺骨的寒气。 唐 孟郊 《寒地百姓吟》:“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

[鹏鷃问答]鹪鹩

属于鹪鹩属( Napothera )及几个有关属的许多种画眉型的小鸟,尤指一种非常小型的欧洲鹪鹩,身上深褐色,有黑色斑点斑纹,尾短而竖立,善鸣唱

[鹏鷃问答]枪榆

《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鳩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后因以“枪榆”形容识浅志小,亦借指识浅志小的人。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巢幕方犹鷰,枪榆尚笑鯤。” 明 徐渭 《赠陈君》诗:“小见同 越 鸟,秪入枪榆羣。” 胡韫玉 《嘤求草题词》:“枪榆我自嗤,海运君怀敞。”

[鹏鷃问答]蓬蒿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间。”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梦阳 《汉京篇》:“ 霍氏 门前狐夜号, 魏其 池馆长蓬蒿。”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看到的是满地荒草,遍野蓬蒿。”

(2).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墝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并世奇男淑女,慧业天生,湮没蓬蒿,姓名翳寂,岂少也哉!”

(3).茼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茼蒿》。

[鹏鷃问答]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鹏鷃问答]似若

好象。《史记·魏公子列传》:“於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恭政》:“昨夜夜半,有天乐从西而来,似若云中下於君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既到了洞里,尘埃满地,门户寂寥,似若无人之境。”

[鹏鷃问答]生羡

羡慕。 宋 贺铸 《南乡子》词:“无限鲜飆吹芷若,汀洲。生羡鸳鸯得自由。” 清 赵翼 《李郎曲》:“得郎一盼眼波留,千人万人共生羡。”

[鹏鷃问答]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

  • 【满庭芳】_董颖 | 宋代
  • 【满庭芳】_董颖 | 宋代 >> 【满庭芳】_董颖 | 宋代...

  • 【木瓜花】_王令 | 宋代
  • 【木瓜花】_王令 | 宋代 >> 【木瓜花】_王令 | 宋代...

  • 【老将】_陆游 | 宋代
  • 【老将】_陆游 | 宋代 >> 【老将】_陆游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