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大足寺】作者:周行己 朝代:宋代
[宿大足寺]宿大足寺原文
尘埃得古寺,突兀乱山中。
叠径僧居僻,悬崖鸟道通。
塞云常雨雪,山木自多风。
万事浮生外,心花发暮钟。
[宿大足寺]诗词问答
问:宿大足寺的作者是谁?答:周行己
问:宿大足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宿大足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周行己的名句有哪些?答:周行己
[宿大足寺]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宿大足寺]参考注释
[宿大足寺]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宿大足寺]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宿大足寺]僧居
僧舍;佛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身荣难忘借僧居,愁来犹记题诗处。”
[宿大足寺]悬崖
陡峭山崖
悬崖之颠。——明· 顾炎武《复庵记》
[宿大足寺]鸟道
只有鸟才能飞越的路,比喻狭窄陡峻的山间小道
[宿大足寺]常雨
久雨;长期下雨。《尚书大传》卷三:“厥罚常雨。”《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貌伤则致秋阴常雨,言伤则致春阳常旱也。”《晋书·五行志上》:“又八月,天子自将以舟师征关,戍卒十餘万,连旌数百里,临江观兵,又属常雨也。”
[宿大足寺]山木
(1).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宿大足寺]自多
(1).自满;自夸。《国语·吴语》:“今天降衷於 吴 , 齐 师受服,孤岂敢自多,先王之钟鼓,寔式灵之。”《韩非子·说难》:“彼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之也。”《后汉书·仲长统传》:“ 干 雅自多,不纳其言, 统 遂去之。”《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贼凭恃山川,二祖劳於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
(2).犹言原来就多。 明 吴梦旸 《送胡孟弢邑博之沅江》诗:“畏路身难定,骚人怨自多。”
[宿大足寺]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宿大足寺]生外
(1).物外;世外。 南朝 梁 沉约 《长歌行》:“生外苟难寻,坐为长叹设。”
(2).疏远;见外。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四章:“你只是少来两回,怎么倒生外起来了?”
[宿大足寺]心花
(1) 喜悦之情
心花怒放
(2) 〈方〉∶精神;心思;情绪
人老了,再没那个心花
周行己,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