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_乾隆 | 清代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原文

四更乍徐还乍疾,农人明晓驱牛出。

果然听雨发言泉,也教藻思抽乙乙。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诗词问答

问: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质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

2. 二月十三日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参考注释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四更

指晨一时至三时。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参见“ 五更 ”。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明晓

(1).明达;精通。《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穆 明晓占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 弘农 人独得免害。”《南史·孔琳之传》:“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后汉 安帝 永初 五年,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

(2).明白;清楚。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 开元 中, 张説 为宰相,有人惠 説 一珠,紺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闕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韦津误书死》:“至《段达传》之作 津 没於阵,当亦是言陷没。惟阵字不如《北史》密字之明晓。 温公 遂作为存没之没解,误谓 津 亡於阵,竟书 津 死。”

(3).指使明白、知道。 宋 苏辙 《进论·书论》:“及至 汤 武 征伐之际,周旋反覆,自述其用兵之意,以明晓天下。”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果然

(1) 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虚传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她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牛郎织女》

(2) 连词,表示假设

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

(3) 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发言

发表的意见

煽动性的口头发言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藻思

做文章的才思。 晋 陆机 《文赋》:“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 清 刘大櫆 《<海舶三集>序》:“翩然而藻思翔,蔚然而鸿章著。”

[夜雨(二月十三日)·其四]乙乙

(1).难出之貌。《说文·乙部》:“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 段玉裁 注:“乙乙,难出之貌。”《文选·陆机<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 李善 注:“乙,难出之貌,音轧。”乙乙,六臣本作“轧轧”,注:“乌入切。” 古直 《忆亡友朝露次残梦韵》:“忧心乙乙似抽丝,且自挑灯读楚词。”《花月痕》第五一回:“言必有物,不类《齐谐》,丝抽乙乙,杼轴予怀。”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年来笔下销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

(2).犹一一,逐一。 清 田雯 《缲车辞》:“初长如蚁今成蠒,乙乙上簇黄白满。”

(3).象声词。 唐 元结 《补乐歌十首》序:“诚不足全化金石,反正宫羽,而或存之,犹乙乙冥冥有 * 之声,岂几乎司乐君子道和焉?” 清 江炳炎 《摸鱼子》词:“盼不到,边鸿乙乙传书字。”

,

  • 【咏火井】_乾隆 | 清代
  • 【咏火井】_乾隆 | 清代 >> 【咏火井】_乾隆 | 清代...

  • 【西直门外作】_乾隆 | 清代
  • 【西直门外作】_乾隆 | 清代 >> 【西直门外作】_乾隆 | 清代...

  • 【题董诰花卉册·其四·紫踯躅】_乾隆 | 清代
  • 【题董诰花卉册·其四·紫踯躅】_乾隆 | 清代 >> 【题董诰花卉册·其四·紫踯躅】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