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_吴龙翰 | 宋代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作者:吴龙翰 朝代:宋代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登宣城郡楼仰谢公原文

翠屏四面敞阑干,谢老诗情不说官。
魂冷青山呼欲醒,吟声渗在石泉间。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诗词问答

问:登宣城郡楼仰谢公的作者是谁?答:吴龙翰
问:登宣城郡楼仰谢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龙翰的名句有哪些?答:吴龙翰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吴龙翰登宣城郡楼仰谢公 书法图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_吴龙翰 | 宋代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书法作品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参考注释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翠屏

(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仙城杳靄何因见,悵望青霄耸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诗:“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阑干

(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3) 横流的样子

忍不住泪珠阑干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谢老

告老辞官。《魏书·武卫将军谓传》:“﹝ 谓 ﹞谢老归家, 显祖 善礼遇之,赐几杖服物,致膳於第。”《北史·尉元传》:“ 元 诣闕谢老,引见於庭,命升殿劳宴,赐玄冠、素服。”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诗情

(1).作诗的情绪、兴致。 唐 刘禹锡 《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 陆游 《瀼西》诗:“亦知忧吏责,未忍废诗情。” 清 王夫之 《东阁梅》诗:“香国 扬州 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

(2).诗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舍不得花费笔墨,只因为春天的诗情太浓太多。”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吟声

吟诗之声。 唐 白居易 《宣州崔大夫忽以近诗见示因成长句寄题郡斋》诗:“ 谢玄暉 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閒。”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书迹临 汤 鼎,吟声接 舜 絃。” 宋 戴复古 《豫章东湖避暑》诗:“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石泉

山石中的泉流。《楚辞·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来水》:“两岸连山,石泉悬溜,行者輒徘徊留念,情不极已也。” 唐 杜甫 《石泉》诗:“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宋 苏轼 《峡山寺》诗:“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 元 刘迎 《寒食阻雨招元功会话》诗:“杨柳杏花相对晚,石泉槐火一时新。” 清 唐甄 《潜书·敬修》:“居於河滨者,始汲而归,浊不可饮也。注而勿扰,则石泉矣。”

,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_吴龙翰 | 宋代
  • 【十拍子/破阵子】_马子严 | 宋代
  • 【十拍子/破阵子】_马子严 | 宋代 >> 【十拍子/破阵子】_马子严 | 宋代...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_吴龙翰 | 宋代
  • 【和彦达落梅】_胡寅 | 宋代
  • 【和彦达落梅】_胡寅 | 宋代 >> 【和彦达落梅】_胡寅 | 宋代...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_吴龙翰 | 宋代
  • 【送春】_白玉蟾 | 宋代
  • 【送春】_白玉蟾 | 宋代 >> 【送春】_白玉蟾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