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作者:白胤谦 朝代:明代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原文
幸喜云中捷,元凶已受诛。
神功收不战,仁泽到无辜。
草窃终难久,余氛会一苏。
有家见天日,歌舞遍山隅。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诗词问答
问:《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的作者是谁?答:白胤谦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白胤谦的名句有哪些?答:白胤谦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2. 逆帅姜镶授首。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参考注释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幸喜
幸亏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元凶
罪魁
桴鼓,震而元凶折首。——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捉拿元凶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功收
收效。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田种一也,至於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仁泽
仁德恩泽。《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岂悟圣朝仁泽流盈。” 明 刘基 《龙虎臺赋》:“明四目以遐览,沛仁泽於九垓。”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无辜
(1) 清白无罪的
常恐无辜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无罪的人
枉杀无辜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草窃
(1).掠夺;盗窃。《书·微子》:“ 殷 罔不小大,好草窃姦宄。” 孔 传:“草野窃盗又为姦宄於内外。”《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出长子 谭 为 青州 ”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袁谭﹞肆志奢淫……使妇弟领兵在内,至令草窃,市井而外,虏掠田野。”《旧唐书·西戎传·吐谷浑》:“莫顾藩臣之礼,曾无事上之节,草窃疆埸,虐割兆庶,积恶既稔,天亡有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乔女》:“ 孟 故无戚党,死后,村中无赖悉凭陵之,家具携取一空,方谋瓜分其田产。家人亦各草窃以去,惟一嫗抱儿哭帷中。”
(2).草寇。《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且草窃多伺候民间虚实,若善人从役,则抄盗弥增。”《资治通鉴·唐高宗永淳元年》:“上虑道路多草窃,命监察御史 魏元忠 检校车驾前后。” 清 陈睿思 《观丁将军故剑》诗:“生云昔时有草窃,啸聚海岛如云屯。”
(3).犹窃据。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上》:“ 铣 虽草窃一时,而颠沛之际,其言可爱如此,可以为万世法。”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余氛
残留的妖氛。借指残存的寇贼。《旧唐书·韦云起传》:“ 盩厔 、 司竹 ,餘氛未殄; 蓝田 、 谷口 ,羣盗实多。”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有家
(1).指家。有,词头。《易·家人》:“闲有家,志未变也。” 孔颖达 疏:“所以在初防闲其家者,家人志未变黷也。”
(2).指卿大夫。有,词头。《书·皋陶谟》:“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 孔 传:“卿大夫称家。”
(3).谓女子出嫁。《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妾闻‘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若即嫁一小民,布裙短衣,啜菽饮水,亦是人家媳妇。”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探姑》:“女 润玉 ,年方及笄,未遂有家。”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见天日
喻脱离灾难、祸患,重见光明。《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在 房州 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土司一取子妇,则士民三载不敢昏,士民有罪被杀,其亲族尚出垫刀数十金,终身无见天日之期。”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幸喜大同(逆帅姜镶授首。)]山隅
亦作“ 山嵎 ”。山角;山曲。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文选·曹植<洛神赋>》:“微幽兰之芳蔼,步踟蹰於山隅。” 张铣 注:“徐步徘徊於山之隅角。” 清 侯方域 《宦官论》:“昔西山之狐往见南山之虎,曰:‘子跋踄林薄之间,日一得食,何其惫也!诚能假我以皮毛与牙爪,子安坐山嵎之中,而饮食不乏。’”
明代,白胤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