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诗】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蟋蟀诗]蟋蟀诗原文
顽飔毙芳,吹愁夕长。
屑戍有动,歌离吊梦。
如诉如言,绪引虚宽。
周隙伺榻,繁咽夤缘。
范睡蝉老,冠峨緌好。
不冠不緌,尔奚以悲。
蚊蚋有毒,食人肌肉。
苍蝇多端,黑白偷安。
尔也出处,物兮莫累。
坏舍啼衰,虚堂泣曙。
勿徇喧哗,鼠岂无牙。
勿学萋菲,垣亦有耳。
危条槁飞,抽恨咿咿。
别帐缸冷,柔魂不定。
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与子伫立,裴回思多。
[蟋蟀诗]诗词问答
问:蟋蟀诗的作者是谁?答:罗隐
问:蟋蟀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蟋蟀诗是什么体裁?答:四古
问:罗隐的名句有哪些?答:罗隐
全唐诗:卷665-2
[蟋蟀诗]参考注释
[蟋蟀诗]顽飔
冷峭的疾风。 唐 罗隐 《蟋蟀诗》:“顽颸毙芳,吹愁夕长。”
[蟋蟀诗]绪引
犹抽引。 清 张裕钊 《答吴挚甫书》:“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矣。是故契其一而其餘可以绪引也。”
[蟋蟀诗]夤缘
本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
乔松孤立,萝茑夤缘,柔附凌云,岂曰能贤。——《旧唐书·令孤楚牛僧孺传赞》
夤缘得官
[蟋蟀诗]蚊蚋
亦作“螡蚋”。1.蚊子。 唐 项斯 《遥装夜》诗:“蚊蚋已生团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 清 唐孙华 《秋雨不止书闷》诗:“梧竹清有声,螡蚋跡如扫。”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六章:“这支七个人组成的小分队,在草丛里忍受着密密的蚊蚋的侵袭,直到凌晨三点多钟,还不见敌人的影子。”
(2).比喻坏人。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竪喣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通称》:“蚊蚋亦名白鸟。 杜 寄 刘峡州 云:‘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杜修可 云:‘……﹝白鸟﹞一谓蚊虻也,以譬小人。’”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人人只知道‘时乖命蹇’,那知生活的帐子里有巨大的毒虫以至于蚊蚋,争相吸取他们的精血呢?”
[蟋蟀诗]食人
(1).侍候人。《庄子·应帝王》:“﹝ 列子 ﹞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 陆德明 释文:“食,音嗣。”
(2).供人食用。《荀子·富国》:“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餘,足以食人矣。”
[蟋蟀诗]肌肉
(1) 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能在神经控制下收缩,使器官运动
(2) 果肉
[蟋蟀诗]苍蝇
即家蝇。种类很多,能传染多种疾病
[蟋蟀诗]多端
多种多样
诡计多端
[蟋蟀诗]黑白
(1) 黑色和白色的统称
(2) 比喻是非、善恶、清浊
[蟋蟀诗]偷安
只求目前的安逸;苟安
暂且过这种偷安的日子
[蟋蟀诗]虚堂
高堂。 南朝 梁 萧统 《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復静。” 唐 戎昱 《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復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宋 朱熹 《山北纪行》之十:“北渡 石塘桥 ,西访 濂溪 宅。乔木无遗株,虚堂唯四壁。” 清 顾炎武 《悼亡》诗之二:“北府曾缝战士衣,酒浆宾从各无违。虚堂一夕琴先断,华表千年鹤未归。”
[蟋蟀诗]喧哗
声音大而杂乱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蟋蟀诗]萋菲
见“ 萋斐 ”。
[蟋蟀诗]咿咿
(1).象声词。多形容凄恻、微弱之声。 唐 韩愈 《猫相乳》:“母且死,其鸣咿咿。” 唐 刘禹锡 《秋声赋》:“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石坊画纪》:“一人在危石崩陷中,视之咿咿有声,乃数石柱驾虚,是人适处其中。”
(2).呼唤鹅鸭声。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 南京 )﹞呼鵞鸭曰咿咿。”
(3).凄清貌。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明月湾》:“清光悄不动,万象寒咿咿。”
[蟋蟀诗]柔魂
称女性阴魂。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麻疯女丘丽玉》:“请书居址门巷,与妾纫衣缝中,俾他日柔魂,度关山,省舅姑,受郎君一盂麦饭耳。”
[蟋蟀诗]不定
(1)
副词,表示不肯定,后面常有表示疑问的词或肯定和否定相叠的词组
一天他不定来多少次
我明天还不定去不去呢!
(2)
不稳定
方向不定的风
心神不定
[蟋蟀诗]美人
(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蟋蟀诗]流波
(1).流水。《楚辞·远游》:“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唐 罗隐 《蟋蟀诗》:“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八:“习成固难挽,流波日滔滔。”《花城》1981年第1期:“从船舱望去,两岸弥漫在细雨中的房屋、树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时起时伏地向后退去。”
(2).比喻晶莹流转的眼波。《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李善 注:“流波,目视貌,言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歌舞将终,舞人并脱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蟋蟀诗]伫立
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蟋蟀诗]裴回
亦作“裵回”。1.彷徨。徘徊不进貌。《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产 不知 吕禄 已去北军,迺入 未央宫 ,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裵回往来。”参见“ 徘徊 ”。
(2).徐行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 楚王 乃弭节裴回,翱翔容与。”参见“ 徘徊 ”。
(3).留恋。 唐 贾至 《送夏侯子之江夏》诗:“留欢一杯酒,欲别復裴回。”参见“ 徘徊 ”。
唐代,罗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