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甘露寺作歌】_乾隆 | 清代

【甘露寺作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甘露寺作歌]甘露寺作歌原文

泠泠之露降乎天,瀼瀼之露现乎地。

天地相遥难计量,而露一滴原非二。

曰二曰一与分疏,是谓迷头认影辈。

于其迷中复名甘,更以甘露强名寺。

毫釐之失千里谬,那得曼殊谓之是。

喻以佛法本来幻,笑其世法或称瑞。

更有文人骋躗辞,曰文曰武分疏义。

空中楼阁付弗知,那涉语言及文字。

[甘露寺作歌]诗词问答

问:甘露寺作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甘露寺作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甘露寺作歌]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二

2. 叶

[甘露寺作歌]参考注释

[甘露寺作歌]泠泠

(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甘露寺作歌]瀼瀼

(1) 露水盛多

野有曼草,零零瀼瀼。——《诗·郑风》

(2) 波浪开合

瀼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文选·木华·海赋》

[甘露寺作歌]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甘露寺作歌]计量

(1) 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与一个已知的量作比较,以计算大小、长短、轻重等

(2) 计算或估计数量

不可计量

[甘露寺作歌]一滴

(1).液体的一个小点。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剉以酿酒,名曰桂醪。尝一滴,举体如金色。” 唐 韩偓 《秋霖夜忆家》诗:“不知短髮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宋 方凤 《金华游录》:“有卷石,小窍指面大,有水正滴窍中,名仙人砚滴。候片时,纔一滴。”

(2).一点儿,表示少量。《关尹子·四符》:“吾之精一滴无存亡尔,吾之神一歘无起灭尔。” 茅盾 《子夜》十七:“蓦地,他站了起来,冷冷地狞笑。最后一滴力又回到他身上了。”

[甘露寺作歌]分疏

亦作“ 分疎 ”。1.辩白;诉说。《北齐书·祖珽传》:“ 珽 自分疏,并云与 元海 素相嫌,必是 元海 譖臣。” 唐 张鷟 《游仙窟》:“娘子莫分疎。”《朱子语类》卷六六:“信也得,不信也得,无许多气力分疎。” 鲁迅 《坟·说胡须》:“然而接着就招了改革家的反感,这也是应该的。我于是又分疏,一回,两回,以至许多回。”

(2).指一样一样讲清楚。《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来到 贾 家,把这两项银子交付与 贾婆 ,分疏得明明白白。”

(3).疏远。《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本望君臣一体,若合符契,不图今日分疏到此。”

[甘露寺作歌]迷头认影

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

[甘露寺作歌]迷中

处于迷惑之中。《管子·势》:“战而惧险,此谓迷中。” 尹知章 注:“方战之时,惧有险碍,进退莫知其从,故曰迷中,言在迷惑之中。”

[甘露寺作歌]甘露

甜美的雨露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甘露寺作歌]强名

1.亦作"强名"。 2.犹盛名。

[甘露寺作歌]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甘露寺作歌]那得

1.怎得;怎会;怎能。

[甘露寺作歌]曼殊

(1).佛教菩萨名。即 曼殊室利 。

(2). 满洲 别称。也写作“满珠”、“曼珠”。 清 黄遵宪 《八用前韵》:“三月麛裘思德化,诸天龙节护 曼殊 。” 钱仲联 笺注引《清朝通志》:“ 满洲 ,係 满珠 之转音,亦称 曼珠 。”参阅《清通志·氏族一》。

[甘露寺作歌]法本

佛教语。犹法性。以“法性”为诸法之本,故名。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法本不然,今则无灭。”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折:“一花五叶总犯虚脾,百媚千娇无非法本。”

[甘露寺作歌]世法

(1).代代效法。《国语·齐语六》:“昔吾先王 昭王 、 穆王 ,世法 文 、 武 远绩以成名。” 汉 徐干 《中论·贵验》:“皆书名前策,著形列图,或为世法,或为世戒,可不慎之!”

(2).世人的典笵,社会沿用的习惯常规。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居则为人师,用则为世法。” 宋 黄庭坚 《书赠俞清老》:“﹝ 米芾 ﹞冠带衣襦,多不用世法。”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讲义理,别白是非,则须学术;酬酢事机,区分利害,必用世法。”

(3).指人事上的交际应酬。 宋 戴复古 《有感》诗:“老子生来世法疎,白头思欲把犂鉏。”

(4).对出世法而言,佛教把世间一切生灭无常的事物都叫作世法。《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佛观世法如光影。”《西湖佳话·南屏醉迹》:“况真不真,假不假,世法难看。”

[甘露寺作歌]文人

(1) 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

文人画士。——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有以文人。

文人画士之祸。

本非文人。

文人墨客

(2) ;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

[甘露寺作歌]疏义

疏通和阐发文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 仲尼 居’即须两纸疏义?”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於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甘露寺作歌]空中楼阁

(1) 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

(2) 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邵尧夫( 雍)犹空中楼阁。——《二程全书·遗书七》

[甘露寺作歌]语言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甘露寺作歌]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

  • 【烹雨前茶作】_乾隆 | 清代
  • 【烹雨前茶作】_乾隆 | 清代 >> 【烹雨前茶作】_乾隆 | 清代...

  • 【碧云寺】_钱谦益 | 清代
  • 【碧云寺】_钱谦益 | 清代 >> 【碧云寺】_钱谦益 | 清代...

  • 【养粹堂】_乾隆 | 清代
  • 【养粹堂】_乾隆 | 清代 >> 【养粹堂】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