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驻跸徐州作】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原文
画州思禹绩,建国缅尧封。
楚汉惟蜗角,山川实地冲。
澶渊徙以后,渤海入无从。
迩日淤尤甚,防秋策预供。
用爰纡六辔,都大为三农。
恬浪徐鸣桨,洪流高指墉。
惊心斯创见,著意敢辞慵。
宁更言多费,惟勤救鞠讻。
石堤筑一律,苇埽胜千重。
惟是补偏计,曾无永逸庸。
黄楼读昔赋,宋代即今踪。
谩诩新沙刷,寅哉兹偶逢。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诗词问答
问:渡黄河驻跸徐州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二
2. 徐州北面护城有石堤而东西皆土堤命易之以石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参考注释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禹绩
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诗·大雅·文王有声》:“ 丰水 东注,维 禹 之绩。” 毛 传:“绩,业。” 郑玄 笺:“ 禹 治之,使入 渭 东注于 河 , 禹 之功也。” 汉 阮瑀 《纪征赋》:“遂临 河 而就济,瞻 禹 绩之茫茫。” 宋 曾巩 《黄河》:“宜博求能疏川浚 河 者,与之虑定,然后施功,则可以下安元元,上追 禹 绩矣。”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建国
(1) 国家成立
建国后经济发展很快
(2) 建设和发展国家
勤俭建国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尧封
传说 尧 时命 舜 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后因以“尧封”称 中国 的疆域。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三:“沧海未全归《禹贡》, 蓟门 何处尽 尧 封?” 金 刘著 《月夜泛舟》诗:“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 尧 封作逸民。” 明 屠隆 《昙花记·定兴开宴》:“风清皇路,云迴帝輦,依旧 尧 封 禹 甸,秋槐宫井。”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楚汉
(1).指 秦 汉 之际, 项羽 、 刘邦 分据称王的两个政权。《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两雄不俱立, 楚 汉 久相持不决……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 东陵 跡芜絶, 楚 汉 休征讨。” 明 高启 《赠李外史》诗:“我闻 安期 古策士,亲见 楚 汉 争雌雄。”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 汜水 敖仓 ,是 楚 汉 提戈边界。”
(2).指 楚 地 汉水 之滨。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少年落魄 楚 汉 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王琦 注:“ 楚 , 战国 时 楚王 所据之地。 汉 , 汉水 之滨。”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蜗角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 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 胡怀琛 《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 蜗角鬭争 ”。
(2).见“ 蜗角虚名 ”。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实地
(1) 在事情发生或出现的地方;在现场
实地考察
(2) 实实在在地
实地去做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澶渊
中国的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以后
比现在或所说的时间晚的时间
从今以后
自此以后。——《后汉书·张衡传》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渤海
(1).我国的内海,位于 辽 、 冀 、 鲁 、 津 三省一市间,东至 辽东半岛 南端,南至 山东半岛 北岸。《庄子·说剑》:“绕以 渤海 ,带以 常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亲禪 高里 ,祠后土,临 渤海 。” 唐 骆宾王 《浮查》诗:“ 渤海 三千里,泥沙几万重。”
(2).我国 唐 代以 靺鞨 族为主体所建的政权。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渤海 贡马脑樻、紫瓷盆。”《新唐书·北狄传·渤海》:“ 渤海 ,本 粟末 靺鞨 附 高丽 者,姓 大 氏。” 宋 岳飞 《申省承州捷状》:“所有逐次生擒 女真 、 契丹 、 渤海 、 汉 儿军 高太保 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渤海 部又东奔 挹娄 故地 东牟山 ,酋长 * 建国自立,称 震国王 。七一二年, 唐睿宗 封 * 为 忽汗州 都督、 勃海 郡王,后世遂号 渤海 。”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无从
指做某件事没有办法或找不到头绪
问题复杂,无从入手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迩日
近日;近来。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二:“且邇日世途风波,百千其状。”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续》:“虽邇日工价合计尚欠三千餘金,自当妥为办理。”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防秋
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旧唐书·陆贽传》:“又以 河 陇 陷 蕃 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 黄河 曲里防秋将,好似英雄末路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唐 用主要兵力到京西防秋(防 吐蕃 秋季入侵),对藩镇不得不从姑息转为忍辱退让,对其他野心节度使的控制力也大为削弱,到处出现半独立的割据者。”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六辔
辔,缰绳。古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两边骖马之内辔系于轼前,谓之軜,御者只执六辔。《诗·秦风·小戎》:“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孔颖达 疏:“四马八轡,而经传皆言六轡,明有二轡当繫之。马之有轡者,所以制马之左右,令之随逐人意。驂马欲入,则偪於胁驱,内轡不须牵挽,故知纳者,纳驂内轡繫於軾前,其繫之处以白金为觼也。”后以指称车马或驾驭车马。《汉书·韦玄成传》:“绎绎六轡,是列是理,威仪济济,朝享天子。”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付八音於 师旷 ,孰敢争能;捐六轡於 王良 ,坐将致远。” 清 鄂尔泰 《昭陵石马歌恭和御制元韵》:“自来房駟无虚生,六轡乘时应乾九。”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都大
(1).官名。 宋 置。主管铸钱贸易之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本朝制置使,始於 杨允恭 。 太宗 命 允恭 为 洛苑 副使, 江淮 、 两浙 都大发运,擘画茶盐捕贼事。”《正字通·大部》:“都大,官名。 宋 制有两都大:一、提举茶马;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刑序官。”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六》。
(2).原来;本自。 唐 元稹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都大资人无暇日,泛池全少买池多。” 唐 杜牧 《云》诗:“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宋 邵雍 《有客吟》:“枉尺直寻何必较,此心都大不求全。”参阅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都大”条。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三农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洪流
(1) 巨大的水流
(2) 像巨大的水流一样的力量
时代的洪流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惊心
内心感到震动或吃惊
惊心动魄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创见
独到的见解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鞠讻
见“ 鞠凶 ”。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石堤
亦作“ 石隄 ”。石筑的堤防。《汉书·沟洫志》:“今可从 淇口 以东为石隄,多张水门。”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张司封庙》:“ 夏 ( 张夏 )令作石隄一十二里,以防江潮之害。”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一律
(1) 同一音律
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
(2)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千重
千层,层层迭迭。《后汉书·马融传》:“羣师叠伍,伯校千重。”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红旗歌谣·唱得幸福落满坡》:“前坡蜜桃后坡梨,千重万迭金银坡。”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永逸
长久安逸。 汉 张衡 《西京赋》:“ 高祖 创业,继体承基,暂劳永逸,无为而治。”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求贤暂劳,垂拱永逸。” 梁启超 《变法通义·论不变法之害》:“一食而求永饱者必死,一劳而求永逸者必亡。”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黄楼
楼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据 宋 苏辙 《黄楼赋》载: 熙宁 十年秋七月乙丑, 黄河 决口,水及 彭城 下。 苏轼 适为 彭城 守。水未至, 苏轼 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 苏 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溃。水退又请增筑 徐 城,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在城的东门筑大楼,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 徐 人相劝成之。后 苏辙 、 秦观 等都曾登 黄楼 ,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作 黄楼 之赋。后以“黄楼”为登览山水,赋诗作文,以颂功德的典实。 宋 晁冲之 《再至徐州示诸弟》诗:“南寻 白门 傍山麓,西望 黄楼 行水滨。还家作诗示羣从,早晚一游携二 陈 。” 明 李东阳 《长至祀陵纪行》诗:“ 黄楼 作赋思携客, 紫塞 论兵念守夷。” 清 钱谦益 《徐州杂题》诗之一:“何復诗成无一事,羽衣吹笛坐 黄楼 。”
[渡黄河驻跸徐州作]即今
今天;现在。 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宋 陆游 《连日有雪意戏书》诗:“壮岁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