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代
[浣溪沙]浣溪沙原文
修竹移阴未出墙。
好风斜绰露荷香。
壶中六月也清凉。
不放灵椿仙客□,要有丹桂满林芳。
天教光景为人长。
[浣溪沙]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的作者是谁?答:元好问
问:浣溪沙写于哪个朝代?答:金代
问:浣溪沙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问
[浣溪沙]参考注释
[浣溪沙]修竹
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浣溪沙]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浣溪沙]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浣溪沙]灵椿
(1).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树。典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唐 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 庄生 始欲齐。”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和那瑶草为隣,灵椿共茂,丹桂同芳。” 清 赵翼 《放言》诗:“灵椿寿八千,朝菌及夕萎。”
(2).喻年高德劭的人。 前蜀 张蠙 《投翰林张侍郎》诗:“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寿赵茂嘉郎中》词:“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3).比喻父亲。 五代 冯道 《赠窦十》诗:“ 燕山 竇十郎 ,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溥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明 汪廷讷 《种玉记·嘉会》:“灵椿雨露应沾泽,使棠棣春风亦并妍。”
[浣溪沙]仙客
(1).仙人。 汉 刘向 《列仙传·女几》:“ 女几 藴妙,仙客来臻。倾书开引,双飞絶尘。” 宋 司马光 《瘿盆》诗:“昔时仙客浮孤槎,波痕渍朽成凹洼。”
(2).借称官职清贵或风神超逸之士。 宋 无名氏 《满朝欢·寿韩尚书出守》词:“元是凤池仙客,曾曳履、持荷簪笔。”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下界凡夫、幸遇仙客,容下官款留请教。”
(3).对隐者或道士的敬称。 唐 崔峒 《送侯山人赴会稽》诗:“仙客辞萝月,东来就一官。” 唐 李宗闵 《赠毛仙翁》诗:“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纔教称两旬。”
(4).指 王仙客 。 唐 传奇《无双传》中, 王仙客 娶外舅之女 无双 。因亦用为 王 姓女婿之典。 宋 秦观 《调笑令十首并诗·无双》:“姊家 仙客 最明俊,舅母惟止呼 王郎 。” 宋 无名氏 《鹊桥仙》词:“风流 仙客 ,文章 逸少 ,復见当年佳壻。”原注:“ 王仙客 、 王逸少 。”参阅《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引 唐 薛调 《无双传》。
(5).古人对某些特异的动植物,如鹿、鹤、琼花、桂花等,皆有“仙客”之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长生鹿瘦铜牌垂”原注:“上常於 芙蓉园 中获白鹿,惟山人 王旻 识之,曰:‘此 汉 时鹿也’。上异之,令左右周视之,乃於角际雪毛中得铜牌子,刻之曰: 宜春苑 中白鹿。上由是愈爱之,移於北山,目之曰‘仙客’。”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昔 张敏叔 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 伯声 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琼花为‘仙客’。” 元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五客图》:“ 李文正 尝於私第之后园,育五禽以寓目,皆以‘客’名之。后命画人写以为图:鹤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鸚鵡曰‘陇客’……各有诗篇,题於图上。” 明 都邛 《三馀赘笔·十友十二客》:“ 张敏叔 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各诗一章。牡丹,‘赏客’;梅,‘清客’……桂,‘仙客’。”
[浣溪沙]丹桂
一种常绿灌木,雌雄异株,叶长椭圆形,开橘红色花,香味很浓,是珍贵的观赏植物。又叫[金桂]
[浣溪沙]林芳
(1).林园中的花。 唐 张九龄 《和崔尚书喜雨》:“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2).林中花开。 唐 赵冬曦 《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川霽 湘 山孤,林芳 楚 郊縟。”
[浣溪沙]天教
上天示意,以为教诲。《晏子春秋·谏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 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 曰:‘不可,此天教也。’”
[浣溪沙]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计
(2) 一般的情况
今天太闷热,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装在套子里的人》
[浣溪沙]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态度
他为人正直
为人正派
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为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其为人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为人迂讷。——《聊斋志异·促织》
(2) 与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为人
(3) 像貌特征
为人洁白晰。——《乐府诗集·陌上桑》
元好问,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