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作者:张继 朝代:唐代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原文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诗词问答
问:《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的作者是谁?答:张继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张继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继
全唐诗:卷242_14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参考注释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频年
连续几年
频年灾旱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用兵
(1) 使用兵器
立小人以教用兵
(2) 使用武力,进行战争
不敢造次用兵
(3) 调兵遣将,指挥战争
长于用兵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国使
受国家委派、代表国家而出使他国的使者。《周礼·秋官·象胥》:“﹝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 郑玄 注:“谓蕃国之臣来覜聘者。” 唐 张继 《送邹判官往陈留》诗:“国使乘軺去,诸侯拥节迎。”《元史·世祖纪八》:“ 日本国 杀国使 杜世忠 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西胡 月支国 献猛兽一头……那国使抱在手里来献。”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诸侯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 苏洵《六国论》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拥节
(1).执持符节。亦指出任一方。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二:“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隋书·高祖纪下》:“ 燕 南 赵 北,实为天府,拥节杖旄,任当连率。” 宋 苏轼 《贺蒋发运启》:“拥节东南,上寄一方之休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傅文忠之谦》:“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拥节,屡镇边隅。” 孙中山 《实行裁兵宣言》:“躬自减削,以导国人,亦冀拥节诸公,翻然憬悟。”
(2).指执持仪仗。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劝仕》:“鸣騶盛,拥节严,行行避人谁敢前?”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赋恤
布施赈济。赋,通“ 敷 ”。《后汉书·董卓传》:“帝疑其赋卹有虚,乃亲於御前自加临检。” 李贤 注:“赋,布也。卹,忧也。”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黎甿
黎民。多指农夫。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 楚 兴 章华 , 郢 人乖叛; 秦 作 阿房 ,黎甿愤怨。”《南史·循吏传序》:“守宰多倚附权门,互长贪虐,裒刻聚敛,侵扰黎甿。”《旧唐书·柳公绰传》:“廩禄虽微,不可易黎甿之膏血。”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火燎
灯烛;火炬。《宋史·仪卫志五》:“香凳一,火燎一,小舆一。” 冰心 《往事二》三:“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铁甲,会缭乱了静冷的月光。”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未平
(1).未必妥当。《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顾君 不言,言必有中”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曰:‘ 顾公 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
(2).没有平息。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否泰
指世道盛衰,人世通塞或运气好坏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一问
(1).问候一次。《礼记·内则》:“妾将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问之。”《管子·入国》:“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问之。九十以上,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
(2).询问一下。 唐 李白 《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3).访问一次。 元 方回 《雪中忆昔》诗:“扁舟一问桃源路,治乱当时自此分。”
(4).一个问题。《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拟申一问,师还对否?”《朱子语类》卷二:“ 季通 尝设一问。”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唐代,张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