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原文
新河去岁始安澜,秋报睢州堤又漫。
无事未能两载隔,有愁那得一心宽。
天然忽报合龙信,神佑应怜众力殚。
叙吏恤民施次第,肯因已慰忘他难。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诗词问答
问:《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
2. 昨岁豫省引河甫成黄流顺轨今秋八月初六日据兰第锡奏到七月廿八九等日上游等河同时长发风大溜涌人力难施至八月初三日睢州漫口正河掣溜因令大学士阿桂及萨载李奉翰会同兰第锡何裕城等五人往工详勘并令带同南河熟练河工之员弁赶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参考注释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去岁
去年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安澜
(1).水波平静。比喻太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李善 注:“澜,水波也,安澜,以喻太平。”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帅阃宾贤》:“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于袵席。” 清 梁清标 《送张伯珩同年按蜀》诗:“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 三峡 见安澜。”福州评话《老渔翁歼敌记》:“红旗飘飘河山壮丽,渔乡繁盛海国安澜。”
(2).谓使河流安稳不泛滥。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将来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专主安澜,漕专主海运而后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隄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秋报
(1).古代秋日祭祀社稷,以报神祐。《诗·周颂·良耜序》:“良耜,秋报社稷也。” 汉 班固 《 * 通·社稷》:“岁再祭之何?春求秋报之义也。”
(2).秋季得到的报答。指收获。 宋 黄庭坚 《按田》诗:“春秧百顷秔,秋报十仓穫。”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那得
1.怎得;怎会;怎能。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合龙
桥梁、堤、坝等从两端施工的工程在中间接合
大堤即将合龙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神佑
神的保佑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众力
(1).众人之力。《书·汤誓》:“ 夏王 率遏众力,率割 夏 邑。”《管子·君臣下》:“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 唐 杜甫 《石犀行》:“修筑隄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元 方回 《秋大热上七里滩》诗:“一檣合众力,至数十辈俱。”
(2).特指兵力。《南史·张畅传》:“ 彭城 众力虽多,军食不足。”《宋书·殷孝祖传》:“时普天同逆……咸欲奔散。 孝祖 忽至,众力不少,并傖 楚 壮士,人情於是大安。”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恤民
谓忧虑人民的疾苦。《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后汉书·陈蕃传》:“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圣贤恤民之意也。” 宋 司马光 《言赈赡流民札子》:“如此处置,欲以为恤民之名,掩人耳目则可矣。” 清 朱仕琇 《太学生陈君墓志铭》:“彼皆柄国政,戴於民上,其恤民宜也。”
[阿桂等奏睢州堤工合龙信至诗以志慰]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