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寒食]寒食原文
寒食江都郡,青旗卖楚醪。
楼台藏绿柳,篱落露红桃。
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
史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寒食]诗词问答
问:寒食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寒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
[寒食]参考注释
[寒食]寒食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翽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 ,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 晋 孙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寒食]江都
扬州的别名
江都围急。——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寒食]青旗
(1).青色的旗帜。《墨子·迎敌祠》:“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青旗青神,长八尺者八。” 北周 庾信 《答赵王启》:“都尉青旗,即时春色。” 倪璠 注:“此言 赵王 出师,载青旗,与春同色也。” 南唐 陈陶 《冬夜吟》:“八埏螻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清 曹寅 《北行杂诗》之四:“青旗来 粤 甲,黄马尽 吴 船。”
(2).指酒旗。 唐 元稹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唤客潜挥远红袖,卖炉高掛小青旗。” 宋 张孝祥 《拾翠羽》词:“想千岁, 楚 人遗俗。青旗沽酒,各家炊熟。” 清 查慎行 《清苑道中》诗:“青旗卖酒竿竿影,红袖骑驴幅幅纱。”
(3).借指帝王车驾、师旅。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钓矶立谈》:“一旦青旗入 洛 ,社稷邱墟,其时故老遗臣,犹未尽没,黍离之感,旷古为昭。”
[寒食]楚醪
楚 地产的浊酒。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前席惊虚辱,华樽许细斟。尚怜 秦 痔苦,不遣 楚 醪沉。” 唐 罗隐 《经耒阳杜工部墓》诗:“紫菊馨香覆 楚 醪,奠君江畔雨萧骚。”
[寒食]楼台
(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寒食]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寒食]红桃
(1).红色桃花。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原隰荑緑柳,墟囿散红桃。” 唐 薛能 《重游通波亭》诗:“十年抛掷故园花,最忆红桃竹外斜。”
(2).指桃红色。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送钮书城之任项城》词:“綬染红桃,符分铜虎,差足云豪耳。”
(3).人名。传说为 唐玄宗 妃 杨玉环 的侍者。《说郛》卷十九引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及 安史 之乱,世颇思 宪 审音。而《杨妃外传》乃谓上皇居南内,夜与妃侍者 红桃 歌妃所製《凉州词》。上因广其曲,今流传者益加。”
[寒食]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寒食]史君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史,通“ 使 ”。 宋 范仲淹 《绛州园池》诗:“絳臺史君府,亭阁参园圃。”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赖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鶚在秋天。”参见“ 使君 ”。
[寒食]愁坐
含忧默坐。 唐 李白 《酬崔五郎中》诗:“奈何怀良图,鬱悒独愁坐。”
[寒食]离骚
(1).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靖国 间,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
(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3).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4).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5).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
宋代,王禹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