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原文
独立湖边一笑新,纷纷世事信非真。
竹林逢寺端须往,藜杖敲门不怕瞋。
僮仆见人空自若,轩窗幽处亦藏春。
老僧那识闲来兴,怪我时时过此频。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2. 四库本作深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参考注释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独立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藜杖
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晋书·山涛传》:“ 魏帝 尝赐 景帝 春服,帝以赐 涛 ,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叙饮》:“藜杖西山且挟书,蹉跎光景徂。” 陈毅 《夏夜由王家坪归杨家岭》诗:“ 延水 波涛翻骇浪,一灯藜杖送人归。”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敲门
(1).叩门。 宋 苏轼 《浣溪沙》词:“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水浒传》第三七回:“ 宋江 和两个公人来到庄院敲门。” 巴金 《利娜》上篇:“一群一群的男女修士挨家挨门地敲门。”
(2).古代婚仪中的纳采。《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 宋 朝之制,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敲门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綵四十匹。”原注:“即古之纳采。”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不怕
——连词。犹言纵然,即使
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僮仆
仆人
僮仆欢迎。——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清· 张廷玉《明史》
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见人
(1).中人,见证人。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你要借钱,我问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见人,要一箇立文书人。”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间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见人可也好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特请亲家到来,做个见人,与我每画个字儿。”
(2).谓与人相见。《红楼梦》第四六回:“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自若
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神态自若
殽函之固自若也。—— 汉· 贾谊《过秦论》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轩窗
亦作“ 轩窓 ”。窗户。 唐 孟浩然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 河伯 轩窓通贝闕,水宫帷箔卷水綃。”一本作“ 轩窗 ”。 宋 陆游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 锦屏 。”《红楼梦》第七九回:“﹝ 宝玉 ﹞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只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嫗。” 清 舒大成 《当时》诗:“晓日轩窓閒梦少,晚凉庭院别怀多。”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闲来
亦作“闲来”。平时。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一]时时
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宋代,释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