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赋四首·其三】作者:何巩道 朝代:明代
[偶赋四首·其三]偶赋四首·其三原文
旧馆青苔雨后滋,沉吟多在欲归时。
草迷断梦难寻路,花惹游丝再上枝。
满院晚风移腊烛,半园新月罢围棋。
琵琶怨尽商人妇,此恨谁怜白傅知。
[偶赋四首·其三]诗词问答
问:偶赋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何巩道
问:偶赋四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偶赋四首·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何巩道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巩道
[偶赋四首·其三]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偶赋四首·其三]参考注释
[偶赋四首·其三]旧馆
旧日的馆舍。 汉 张衡 《冢赋》:“掖门之西,十一餘半,下有直渠,上有平岸,舟车之道,交通旧馆。” 唐 孟浩然 《东京留别诸公》诗:“主人开旧馆,留客醉 新丰 。” 明 沉鲸 《双珠记·卖儿系珠》:“所经多旧馆,浪跡重凄凉。”
[偶赋四首·其三]青苔
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
[偶赋四首·其三]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偶赋四首·其三]沉吟
(1) 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偶赋四首·其三]草迷
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不啼》:“小儿生下不能啼,俗语名之为草迷。”注:“儿生落地,啼声即发,形生命立矣。有不啼者,俗云草迷。多因临产时生育艰难,以致儿生气闭不通,所以不啼也。”
[偶赋四首·其三]断梦
中断的梦;消失的梦。 宋 张先 《夜厌厌》词:“峡雨忽收寻断梦,依前是、画楼鐘动。” 宋 张耒 《破幌》诗:“高眠寻断梦,隣树已乌惊。”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悄向屏山寻断梦,几回小胆怯帘钩。”
[偶赋四首·其三]游丝
(1) 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2) 调节计时器摆轮运动的细小弹簧。比喻飘动的淡淡烟气
[偶赋四首·其三]风移
(1).谓风尚发生变化。《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
(2).风移动,风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悉令復刃,乃除地更新”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 《志林》:“闻善速於雷动,从諫急於风移。”
[偶赋四首·其三]新月
农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亦指农历月逢十五日新满的月亮
[偶赋四首·其三]围棋
棋类游艺的一种。古代叫[弈]。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传入日本,近已流传到欧美各国。用黑白棋子,棋盘上有19条交叉线将棋盘分成361个方格,目的是占领较大的地区,并吃掉对方的棋子
[偶赋四首·其三]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偶赋四首·其三]商人
以买卖商品谋利的人
中间商人
[偶赋四首·其三]白傅
唐 诗人 白居易 的代称。 白 晚年曾官太子少傅,故称。 五代 齐己 《同光岁送人及第东归》诗:“春官如 白傅 ,内试似 文皇 ( 唐太宗 )。” 宋 苏轼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之二:“ 白傅 閒游空诵句,拾遗穷老敢论亲。” 清 袁枚 《续诗品·灭迹》:“ 白傅 改诗,不留一字。”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白傅 流风犹想像, 紫阳 遗爱未销磨。”
何巩道,偶赋四首,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