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长官百咏农桑】作者:朱继芳 朝代:宋代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和颜长官百咏农桑原文
四月官场入纳时,乡耆旁午上门追。
请看贫妇通宵织,身上曾无挂一丝。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诗词问答
问:和颜长官百咏农桑的作者是谁?答:朱继芳
问:和颜长官百咏农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朱继芳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继芳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朱继芳和颜长官百咏农桑 书法图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书法作品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参考注释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四月
一年有十二个月,四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四月份。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官场
(1)
(2) 政界
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唐· 杜甫《冬至日寄小姪阿宜》诗
(3) 旧时指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贬义,强调其中的虚伪、欺诈、逢迎、倾轧等特点)
混迹官场
(4) 政府设立的交易市场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乡耆
乡里中年高德劭的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家产》:“父母亡故,兄弟未经分析者,无论妾婢所生,俱得均分;宜命党族、尊长、乡耆、里老等将所遗产业,备造一册,呈官照分均派。”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旁午
(1).亦作“ 旁迕 ”。交错;纷繁。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汉书·霍光传》:“受璽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詔诸官署徵发。” 颜师古 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旁午纷紜,殊无寧月。”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势不能并谋兼顾,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
(2).四面八方;到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尔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宋 刘克庄 《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钱锺书 注:“旁午,四面八方。”《明史·刑法志三》:“自京师至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
将近中午。 明 潘问奇 《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诗:“旁午停征轡,炊烟得几家。” 茅盾 《雾》:“旁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上门
(1) 登门;到人家里去
上门求教
(2) 来访
(3) 闩上门
(4) 〈方〉∶指入赘
上门女婿
(5) 商店关门停止营业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贫妇
贫穷的妇人。《晋书·夏侯湛传》:“吝江河之流,不以濯舟船之畔;惜东壁之光,不以寓贫妇之目。” 明 吴宽 《重建延绿亭记》:“而弱夫贫妇,又岂无不胜其沮洳而相对以怨咨者乎?” 清 唐甄 《景州兴福寺立秋》诗:“独有空闺贫妇嘆,倚栏日望远人还。”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通宵
通夜;整个夜晚
玩个通宵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身上
(1) 身体上
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2) 随身
身上没带笔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一丝
(1).一根蚕丝。常喻微少或极细之物。 宋 叶适 《赠胜上人》诗:“遣腊冰千筋,勾春柳一丝。”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七:“盖闻拂云之松,生於一豆之实;耸壑之鱼,穿於一丝之溜,是以忽细事者祸必盈,轻小敌者亡必骤。”
(2).指一点。《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这些情节, 子谨 却一丝也不知道。” 巴金 《秋》二:“ 高忠 看见 克定 这样镇静,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宋代,朱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