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悟仙庵】_李石 | 宋代

【悟仙庵】作者:李石 朝代:宋代

[悟仙庵]悟仙庵原文

担头活计任推移,前世生身后世知。
沥血山中留语句,至今橛上系驴儿。

[悟仙庵]诗词问答

问:悟仙庵的作者是谁?答:李石
问:悟仙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石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石

[悟仙庵]李石悟仙庵 书法图

【悟仙庵】_李石 | 宋代
悟仙庵书法作品

[悟仙庵]参考注释

[悟仙庵]担头

货担两头;一挑东西。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公侯三世多衰微,窃贸担头由婢僕。” 元 伯颜 《过梅岭冈留题》诗:“担头不带 江 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 元 杨禹 《山居新话》:“ 石藏用 ,名 用之 ,高医也,尝言今人稟受怯薄……非倍用之,不能取效,故 藏用 喜用热药得谤,至有‘ 藏用 担头三斗火’。”

[悟仙庵]活计

(1)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

针线活计

(2) 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安排活计

(3) 生计,也指维持生活

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悟仙庵]推移

变化、移动或发展

向大海方向猛力推移的冰川

[悟仙庵]前世

(1) 想像为某个人在今生尘世以前的一世

(2) 上一代

[悟仙庵]生身

(1) 生育自己的

生身父母

(2) 出生

生身之地

[悟仙庵]后世

(1) 所有相继的世代

后世之谬其传。——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君。——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

旷后世而不闻。

后世且行之。——清· 刘开《问说》

为了后世的利益

(3) 后代

后世子孙

[悟仙庵]沥血

(1).刺破皮肤使滴血以发誓。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不灭沥血之仇,不絶怀毒之怨,犹纵毛炉炭之上幸其焦,投卵千钧之下望必全。”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三:“会须沥血书封事,请报天家九世仇。”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一节:“当其沥血淋漓,指天誓日,虽凛凛然若薄云霄而贯金石,一遇挫折,苶然馁然。”

(2).滴血以示竭诚。 唐 韩愈 《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宋 李纲 《谢落职依旧官祠鄂州居住表》:“虽尝身退,尚致人言。顾沥血安能明心,虽擢髮不足数罪。”《好逑传》第十八回:“若不存原体以自明,则今日之良人,即前日之陌路,剖心莫辨,沥血难明。”

(3).流血。 元 郝经 《伏虎图行》:“铁鬚张磔疑有声,赤吻沥血犹带腥。” 瞿秋白 《乱弹·猫样的诗人》:“英雄要为民族而战,要沥血沙场,固然要用牵马的缰绳。”

(4).滴血以作祭祀。《水浒传》第一一一回:“就押生擒到伪统制 卓万里 、 和潼 ,就那里斩首沥血,享祭三位英魂。” 鲁迅 《热风·即小见大》:“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所留给大家的,实在只有‘散胙’这一件事了。”

[悟仙庵]语句

一个语法上自成体系的单位,它由一个词或句法上有关连的一组词构成,表达一种主张、疑问、命令、愿望或感叹

[悟仙庵]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悟仙庵]上系

犹言上世。 晋 傅玄 《元日朝会赋》:“仰 二皇 之文象,咏帝德乎上系,攷 夏后 之遗训,综 殷 周 之典制。”

,

【悟仙庵】_李石 | 宋代
  • 【被旨还阙训答诸公韵三首·其三】_刘挚 | 宋代
  • 【被旨还阙训答诸公韵三首·其三】_刘挚 | 宋代 >> 【被旨还阙训答诸公韵三首·其三】_刘挚 | 宋代...

    【悟仙庵】_李石 | 宋代
  • 【筇竹杖赞】_黄庭坚 | 宋代
  • 【筇竹杖赞】_黄庭坚 | 宋代 >> 【筇竹杖赞】_黄庭坚 | 宋代...

    【悟仙庵】_李石 | 宋代
  • 【圣水寺】_张衟 | 宋代
  • 【圣水寺】_张衟 | 宋代 >> 【圣水寺】_张衟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