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原文
隅中巳。有子须教识文字。
共人两递定英雄。把笔思惟获道理。
远近称传到姓名。遥闻谈说人皆美。
世人不敢苦欺凌。都为文章有纲纪。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诗词问答
问: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五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参考注释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隅中
将午之时。《淮南子·天文训》:“﹝日﹞至於 衡阳 ,是谓隅中;至於 昆吾 ,是谓正中。” 刘文典 集解:“《艺文类聚》、《初学记》、《御览》引,隅并作禺。”《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 晋 杜预 注:“隅中日出,闕不在第。” 孔颖达 疏:“隅,谓东南隅也。过隅未中,故为隅中也。”《敦煌歌辞总编·十二时·天下传孝》:“隅中已,耶娘渐觉无牙齿。”参见“ 禺2中 ”。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共人
(1).指敬谨供职的同僚。共,通“ 恭 ”。《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朱熹 集传:“共人,僚友之处者也。” 胡承珙 后笺:“此共人,后儒多指在朝僚友言之。”
(2).指 吴 越 之人。《逸周书·王会》:“共人玄贝。” 孔晁 注:“共人, 吴 越 之蛮。”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笔思
犹文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二》:“《墨池编》曰…… 邵与完 笔思快鋭。”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道理
(1) 事物的规律
跟他讲解物理学的道理
(2) 事情或论点的根据;理由
摆事实,讲道理
(3) 办法
我们可以商量个道理救得此人么?——《儒林外史》
(4) 打算
候朝廷诸事安顿后,再做道理。——《三侠五义》
(5) 处置;处理
咱们可先将他带回去,再作道理。——《施公案》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称传
称赞传颂。《后汉书·独行传·缪肜》:“ 关 西咸称传之,共给车马衣资, 肜 不受而归乡里。”《南史·柳恽传》:“ 惲 立性贞素,以贵公子早有令名,少工篇什……当时咸共称传。”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遥闻
(1).远远地听到。《吕氏春秋·长攻》:“因以 代君 之车迎其妻。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 南唐 张佖 《晚次湘源县》诗:“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我遥闻北窗外吃吃有笑声,室中弗闻也。”
(2).在远处嗅。 唐 韩愈 《风折花枝》诗:“浮艷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谈说
议论;叙说
他们正谈说着,门开了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欺凌
欺压;凌辱
欺凌属员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为文
成文,成字
为文犹可识。——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十二时·其四·劝学八首]纲纪
(1) 治理
经纬阴阳,纲纪万物。——《镜花缘》
(2) 法律制度
王室荡无纲纪,甚至下堂而见诸侯。——元·佚名《秦并六国平话》
朝政崩坏,纲纪废弛。——《汉书·王莽传上》
(3) 纲要;提纲
法言却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切韵·序》
劝学八首,十二时,唐代,敦煌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