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杂兴五言十首】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病中杂兴五言十首原文
铁笔俱牵动,金台总去登。
老僧不出院,挂起一枝藤。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诗词问答
问:病中杂兴五言十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病中杂兴五言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刘克庄病中杂兴五言十首 书法图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书法作品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参考注释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铁笔
(1) 刻印刀(刻图章用的刀)的别称
(2) 刻写蜡纸用的笔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牵动
(1) 牵引动摇
牵动全局
(2) 触动
那哭声牵动了每个人的心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金台
(1).金砌的台;华美的台。《艺文类聚》卷二七引 三国 魏 崔琰 《述初赋》:“列金臺之蹇产,方玉闕之嵯峨。”
(2).神话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昆仑》:“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海中有金臺,出水百丈,结搆巧丽,穷尽神功。”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七:“金臺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3). 黄金台 的省称。比喻延揽士人之处。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正忧衰老辱 金臺 ,敢望 昭王 顾问来。” 宋 秦观 《谢程公闢启》:“引置 金臺 之馆,俾参珠履之游。” 郭沫若 《归国杂吟》:“ 金臺 寂寞思 廉颇 ,故国苍茫走 屈平 。”参见“ 黄金臺 ”。
(4).指古 燕 都 北京 。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铺行》:“当 成祖 建都 金臺 时,即因居民疎密,编为保甲。” 清 朱彝尊 《酬洪昇》诗:“ 金臺 酒坐擘红笺,云散星离又十年。” 章炳麟 《咏南海康氏》:“北上 金臺 望国氛,‘ 对山 救我’带犹存。”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出院
病人痊愈结束住院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一枝藤
指手杖。 唐 李商隐 《北青萝》诗:“独敲 * 磬,閒倚一枝藤。” 唐 李洞 《送人之天台》诗:“行李一枝藤,云边晓扣冰。”
刘克庄,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