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_敦煌曲子 | 唐代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原文

阴毒伤寒脉又微。四肢厥冷最难医。

更遇盲医与宣泻。休也。

头面大汗永分离。时当五六日。

头如针刺汗微微。吐逆黏滑脉沉细。

胃脉溃。斯须儿女独孤凄。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诗词问答

问: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参考注释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阴毒

恶意辱骂;如毒蛇,阴险恶毒

有时是一张很厉害的阴毒的嘴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伤寒

(1).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病程约一个月。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之间,脉搏缓慢,脾脏肿大,腹部有玫瑰色疹。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

(2).中医学上泛指一切热性病。又指风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痛,项强,畏寒,发热,骨节痠痛,无汗脉紧等。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四肢

指动物的四条腿或人的两腿两臂

四肢的血液循环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厥冷

中医学名词。手足厥冷,也叫“手足逆冷”、“四逆”。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厥证、疝等病症。参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敦煌曲子词·定风波》:“阴毒伤寒脉又微,四支(肢)厥冷猒难依(医)。”《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 角哀 再欲上前劝解时,但见 伯桃 神色已变,四肢厥冷,口不能言。”《红楼梦》第九五回:“不料此回甚属利害,竟至痰气壅塞,四肢厥冷。”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头面

(1) 旧指首饰

(2) 头和脸,借指姿色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分离

(1) 从混合物中隔离出来

分离同位素

(2)

(3) 与其他部分或整体、主体分开

恢复他分离纯维生素的研究

(4) 一个分类学单位从同一级别的另一单位分出去

从旧的系统中分离出来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时当

适当。《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雍 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针刺

(1) 用针刺皮肤或组织(如为了接种或排除液体)

(2) 昆虫身上任何带刺的或硬化的突起,尤指外 * 的角质部分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微微

(1)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微微风簇浪。——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 微贱

微微小子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吐逆

谓呕吐而气逆。 汉 华佗 《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病甚则腹脇胀满,吐逆不入食。”《敦煌曲子词·定风波》:“时当五六日,头如针刺汗微微,吐逆黏滑全沉细。”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更多酒伤着脾胃,復可喫食,致此吐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中 * 毒者,吐逆,肠腹绞痛不可忍。”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滑脉

亦作“ 滑脉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往来流利圆滑。多见于痰食积滞和实热等症。健康人气血旺盛或妇人妊娠时亦可见此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濒湖脉学》:“滑脉,往来前郤,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医宗金鉴·四诊总结·切脉》:“一息六至平和脉,过则为数减迟传,滑脉如珠多流利,濇脉滞濇往来艰。” 吴谦 注:“滑脉如珠,往来流利。”

见“ 滑脉 ”。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斯须

一会儿的功夫,片刻

斯须就毙

且停斯须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定风波·其一·伤寒三首]孤凄

孤独凄凉

孤凄的感受

,,,

  • 【留别】_唐彦谦 | 唐代
  • 【留别】_唐彦谦 | 唐代 >> 【留别】_唐彦谦 | 唐代...

  • 【经咸阳北原】_马戴 | 唐代
  • 【经咸阳北原】_马戴 | 唐代 >> 【经咸阳北原】_马戴 | 唐代...

  • 【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_元稹 | 唐代
  • 【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_元稹 | 唐代 >> 【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_元稹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