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三月晦日】_真山民 | 宋代

【三月晦日】作者:真山民 朝代:宋代

[三月晦日]三月晦日原文

九十风光能有几,东风遽作远行人。
樽前莫惜今朝醉,明日莺声不是春。

[三月晦日]诗词问答

问:三月晦日的作者是谁?答:真山民
问:三月晦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真山民的名句有哪些?答:真山民

[三月晦日]真山民三月晦日 书法图

【三月晦日】_真山民 | 宋代
三月晦日书法作品

[三月晦日]参考注释

[三月晦日]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三月晦日]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三月晦日]能有

反问语。古时多见于诗词。 宋 周邦彦 《苏幕遮·风情》词:“陇云沉,新月小。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木樨》词:“打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三月晦日]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三月晦日]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三月晦日]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月晦日]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三月晦日]莺声

(1).黄莺的啼鸣声。 唐 白居易 《春江》诗:“鶯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 王逢 《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鶯声迥,椶影涵波鹤思閒。”

(2).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水浒传》第一百回:“ 琼英 在城下鶯声娇囀,叫道:‘我乃郡主,保护大王到此,快开城门。’”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白素秋》:“耳畔鶯声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观。”

[三月晦日]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

【三月晦日】_真山民 | 宋代
  • 【宫词】_宋白 | 宋代
  • 【宫词】_宋白 | 宋代 >> 【宫词】_宋白 | 宋代...

    【三月晦日】_真山民 | 宋代
  • 【十二月二十一日赠沃令】_张嵲 | 宋代
  • 【十二月二十一日赠沃令】_张嵲 | 宋代 >> 【十二月二十一日赠沃令】_张嵲 | 宋代...

    【三月晦日】_真山民 | 宋代
  • 【题斋壁】_陆游 | 宋代
  • 【题斋壁】_陆游 | 宋代 >> 【题斋壁】_陆游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