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原文
言携芝兰侣,载游岩谷阴。
翠山以秋高,绿水以秋沉。
值此节序佳,轻桡待江浔。
沿曲乃尽妙,穷源遂入深。
舍舟复就陆,攀萝践层岑。
云閒净纷绪,蝉亮遗豪音。
翻风叶霏锦,泫露菊绽金。
萧瑟臻太虚,泠然获我心。
信可乐天倪,谁容外务侵。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诗词问答
问:《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注释
1.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二
2. 郊游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参考注释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芝兰
芝草和兰草皆香草名。古时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
芝兰之室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岩谷
亦作“嵒谷”。犹山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鬱之发,巖谷震惊。”《南齐书·杜京产传》:“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则嵒谷含懽,薜萝起抃矣。” 唐 张乔 《题玄哲禅师影堂》诗:“巖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 清 吴伟业 《赠王鉴明五十》诗:“桓荣抱诗书,拾梠逃巖谷。” 谢觉哉 《访广西的笔记三则》:“ 龙胜 完全是山区,入境,车即行岩谷中。”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秋高
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赞 《题壶山》诗:“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红。”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节序
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南朝 梁 江淹 《谢仆射游览》诗:“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时菊耀巖阿,云霞冠秋岭。”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江 南节序多,文酒屡经过。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之一:“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 李大钊 《青春》:“每更节序,輒动怀思,人事万端,那堪回首,或则幽闺善怨,或则骚客工愁。”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轻桡
小桨。借指小船。《文选·谢惠连<泛湖出楼中翫月>诗》:“日落泛澄瀛,星罗游轻橈。” 李善 注:“《楚辞》曰‘荃橈兮兰旌’, 王逸 曰:‘橈,小楫。’” 唐 戴叔伦 《送观察李判官巡郴州》诗:“轻橈上 桂水 ,大艑下 扬州 。” 清 王士禛 《居易谈录》卷上:“锦缆无劳列画艭,轻橈自爱倚船窗。”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江浔
江边。《淮南子·原道训》:“游於江潯、海裔,驰要褭,建翠盖。” 南朝 齐 谢朓 《临楚江赋》:“冽欑笳兮极浦,弭兰鷁兮 江 潯。” 宋 曾巩 《游 * 山》诗:“遂登半岭望城郭,但见积靄縈江潯。” 清 朱彝尊 《高阳台》词:“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潯。”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穷源
(1).河流的发源处。 唐 薛能 《黄河》诗:“人间无 博望 ,谁復到穷源?”
(2).穷尽水流的源头。 宋 梅尧臣 《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
(3).亦作“ 穷原 ”。探寻事物的本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读 横渠 诗,最爱其一篇云:‘学《易》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 清 魏源 《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 中国 有几千年,牢不可破。”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入深
犹深入。《墨子·号令》:“有能入深至主国者,问之审信,赏之倍他候。”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泫露
(1).滴露,降露。 北齐 刘昼 《新论·言菀》:“春葩含日似笑,秋叶泫露如泣。” 唐 舒元舆 《牡丹赋》:“或带风如吟,或泫露如悲。” 宋 丁宥 《水龙吟》词:“未更深,早是梧桐泫露,那更度,兰宵永!”
(2).滴落的露水。 宋 王安石 《秋夜》诗之二:“浮烟暝緑草,泫露冷黄花。” 清 姚鼐 《偕一青仲郛应宿登城北小山至夜作》诗:“泫露亙天垂,巨壑当巖泻。”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萧瑟
(1) 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2) 寂寞凄凉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太虚
(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泠然
(1).轻妙貌。《庄子·逍遥游》:“夫 列子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 注:“泠然,轻妙之貌。” 宋 陈师道 《和和叟第课还自都下》:“青云直上马如龙,来往泠然若御风。” 清 赵执信 《彭蠡湖》诗:“泠然乘风游,託身任毫毛。”
(2).寒凉貌;清凉貌。《太平广记》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子牟》:“叟乃授之微弄,座客心骨泠然。”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感怀》诗之二:“天风吹面泠然过,十万烟云眼底收。”
(3).形容清越激扬的声音。《晋书·裴楷传》:“ 绰 子 遐 ,善言玄理,音辞清畅,泠然若琴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古镜﹞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四:“泠然时一鸣,故向人飞舞。”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可乐
令人喜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晋 陆机 《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天倪
(1).自然的分际。《庄子·齐物论》:“何谓和之以天倪?” 郭象 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远人跡而独立,擥天倪而为儔。” 唐 王维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诗:“君徒视人文,吾固和天倪。” 宋 王安石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诗:“关外寻君信马蹄,谩成诗句任天倪。”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竟能略似 坡公 。”
(2).犹天边。 唐 高适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遥见 林虑山 ,苍苍戛天倪。” 唐 岑参 《宿铁关西馆》诗:“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七·谢光禄(郊游)庄]外务
(1) 正在从事的事情以外的事
不理外务
(2) 与外国交往的事务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