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作者:毕仲游 朝代:宋代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原文
御极三宸正,调元一气淳。
铜台漳水夜,玉匣汉陵春。
地拓山河旧,天升日月新。
自今遗老内,有是四朝人。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毕仲游
问: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毕仲游的名句有哪些?答:毕仲游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参考注释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御极
登极;即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明帝 秉哲,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艺。” 唐 皮日休 《霍山赋》:“岳之尊,端然御极,耸然正位。” 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陈公墓志铭》:“及今上御极,有讲堂之旧;招徠初载,有咨谋之美。” 清 魏源 《两淮都转盐运使婺源王君墓表》:“今天子御极以来, 江 浙 知名吏,以 平罗 俞君 , 婺源 王君 称最。”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宸正
帝后之正位。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庆江皇后正位章》:“伏承以嘉月蕙时,膺曜宸正,翠珩炤品,褕组在饰。”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调元
(1).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为宰相。 唐 李益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诗:“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 元 柳贯 《江浙行省左右司题名序》:“夫自建官以来,由是而调元揆路,执法南端者,代不乏人。”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调元归保傅,预政戒中涓。”
(2).调理元气。 李东阳 《孝宗皇帝御书赞》引 明孝宗 《静中吟一绝》:“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红楼梦》第八十回:“ 王一贴 道:‘若问我的膏药……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一气
(1) 一举,一次,不间断地
一气呵成
(2) 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
他们通同一气
(3) 一阵(多含贬义)
瞎闹一气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铜台
(1).“ 铜雀臺 ”的省称。 唐 张说 《邺都引》:“试上 铜臺 歌舞处,惟有秋风愁 * 。” 明 陈恭尹 《邺中》诗:“ 铜臺 未散吹笙伎,石马先传出水文。”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悲咽 铜臺 ,念分香而啜泣。”
(2).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冯集梧 注引《许彦周诗话》:“意谓 赤壁 不能纵火,为 曹公 夺二 乔 置之 铜雀臺 上也。”后因以“铜臺”借指囚禁才女之所。 元 王逢 《题<蔡琰还汉图>诗》:“铜臺春深边草緑, 琰 因名父千金赎。”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玉匣
(1).玉饰的匣子。亦指精美的匣子。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拟<行路难>》诗之一:“奉君金卮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唐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宝刀隐玉匣,绣涩空莓苔。” 宋 苏轼 《龙尾砚歌》:“锦茵玉匣俱尘垢,擣练支床亦何有。”
(2). 汉 代帝王葬饰,亦以赐大臣,以示优礼。《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丧乱以来, 汉氏 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 唐 白居易 《狂歌词》:“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汉陵
汉 代帝王的陵园。 元 王逢 《钱塘春感》诗:“ 驪山 草暗墟 周 业, 郿坞 花繁失 汉 陵。” 清 纳兰性德 《望海潮·宝珠洞》词:“ 汉 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遗老
(1) 指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2) 指经历世变的老人
宋代,恭挽神宗皇帝,毕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