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即事·其六】作者:仝卜年 朝代:清代
[兰阳即事·其六]兰阳即事·其六原文
丛丛秋菊灿篱东,赏到黄昏兴未穷。
夜静不知风露冷,满身花影月明中。
[兰阳即事·其六]诗词问答
问:兰阳即事·其六的作者是谁?答:仝卜年
问:兰阳即事·其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兰阳即事·其六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仝卜年的名句有哪些?答:仝卜年
[兰阳即事·其六]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此诗收于萨廉《噶玛兰厅志》〈杂识〉,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
2. 此诗收于萨廉《噶玛兰厅志》〈杂识〉,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兰阳即事·其六]参考注释
[兰阳即事·其六]丛丛
形容人或物聚集的样子。 五代 齐己 《闻落叶》诗:“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清 龚自珍 《京师悦生堂刻石》:“若夫草莽市井之人,丛丛而蝨蝨,不出於 黄 炎 ,其先未尝有得姓受氏之荣也。”
[兰阳即事·其六]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兰阳即事·其六]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兰阳即事·其六]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兰阳即事·其六]满身
遍身,全身上下
满身是血的重伤员
[兰阳即事·其六]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仝卜年,兰阳即事,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