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原文
一夕盈千念,方知别者劳。
衰荣难会面,魂梦暂同袍。
片月临阶早,晴河度雁高。
应怜蒋生径,秋露满蓬蒿。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诗词问答
问: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的作者是谁?答:钱起
问: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钱起的名句有哪些?答:钱起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钱起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 书法图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37_48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参考注释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一夕
(1).一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思南 郢 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2).指极短的时间。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千念
繁乱的思绪。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衰荣
盛衰,枯荣。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唐 皇甫冉 《赠郑山人》诗:“家人恣贫贱,物外任衰荣。”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会面
见面
我约定了星期天和他会面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魂梦
梦;梦魂。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 嵩 南春徧伤魂梦, 壶口 云深隔路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于大郊 魂梦里也道:‘此时死尸,不知漂去几千万里了。’”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千里家山魂梦远,三江雨雪信音稀。”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吾已嘬之,饮之,葄之,枕之,魂梦通之。”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同袍
(1) 旧时在同个军队工作的人互称。参看[袍泽]
(2) 挚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天衣》
万里别同袍。——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梅》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片月
(1).弦月。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宋 陆游 《渔父》诗:“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佔白鸥波。”
(2).一片月光。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疏鐘入卧内,片月到牀头。”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晴河
银河。 唐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花树当朱阁,晴河逼翠帘。” 前蜀 杜光庭 《初月》诗:“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蒋生径
东汉 蒋诩 , 哀帝 时为 兖州 刺史,廉直有名声。 王莽 摄政, 诩 称病免官,隐居乡里。舍前竹下辟三径,唯故人 羊仲 、 求仲 与之游。后多以“蒋生径”指称隐者之所处。《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惟开 蒋生 径,永怀 求羊 踪。” 李善 注引《三辅决录》:“ 蒋詡 ,字 元卿 ,隐於 杜陵 ,舍中三径,唯 羊仲 、 求仲 从之游,二 仲 皆挫廉逃名。” 唐 钱起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诗:“应怜 蒋生 逕,秋露满蓬蒿。” 唐 陆长源 《酬孟十二新居见寄》诗:“达者贵知心,古人不愿餘。爱君 蒋生 逕,且著 茂陵 书。”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秋露
(1).秋日的露水。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秋露未凝,归神太素。” 隋 薛道衡 《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师,秋露凝甘,遍於竹苇。” 唐 杜甫 《移居 * 敬赠卫大郎》诗:“水烟通径草,秋露接园葵。”
(2).指清酒。 宋 苏轼 《浊醪有妙理赋》:“湛若秋露,穆如春风,疑宿云之解駮,漏朝日之暾红,初体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扫空。” 明 高启 《次韵答朱冠君游西山之作》:“玉壶一双秋露倾,唯此可以忘吾情。” 金檀 辑注:“《庶物异名疏》:‘薌林秋露, 向白恭 酒名。’”
(3).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 元 张宪 《孥弟走马歌》:“金龙五爪蟠彩袍,满背真珠撒秋露。”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蓬蒿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间。”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梦阳 《汉京篇》:“ 霍氏 门前狐夜号, 魏其 池馆长蓬蒿。”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看到的是满地荒草,遍野蓬蒿。”
(2).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墝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并世奇男淑女,慧业天生,湮没蓬蒿,姓名翳寂,岂少也哉!”
(3).茼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茼蒿》。
唐代,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