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原文
黎杖横膝,衲衣拥肩。
默为佛事,情忘世缘。
家风空扫四壁。
活计冷坐三椽。
见闻声色外相讨,破晓青山啼杜鹃。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诗词问答
问: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书法图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书法作品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参考注释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黎杖
用藜的老茎制成的手杖。黎,通“ 藜 ”。《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楮冠黎杖而应门。” 宋 王十朋 《记梦》诗:“夜梦随先君, 梅溪 策黎杖。”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衲衣
(1).僧衣。《南齐书·张欣泰传》:“ 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 唐 贾岛 《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 仁达 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 清 黄景仁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
(2).代称僧人。 宋 梅尧臣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之四:“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愜同心。”
(3).道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傅山父子》:“乱后,梦天帝赐以黄冠衲衣,遂为道士装。”
(4).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时盛寒,官方施贫者衲衣。见其剧单,以一衲衣与之。辞不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 熙载 尝着衲衣负筐,令门生 舒雅 执手版,乞食诸姬院,以为笑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佛事
和尚或尼姑诵经拜佛之事;亡者之家请僧尼念经超度亡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世缘
俗缘。谓人世间事。 唐 钱起 《过桐柏山》诗:“投策谢归途,世缘从此遣。” 宋 苏轼 《次韵绝句各述所怀》之四:“定似 香山 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只是此人未尽世缘,还遭国难,既得真诀,涉世也无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非道力坚定,多不敢轻涉世缘,恐浸淫而不自觉也。”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四壁
屋子的四面墙壁,泛指整个屋子
四壁皆空
这个书房四壁全是书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活计
(1)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
针线活计
(2) 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安排活计
(3) 生计,也指维持生活
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冷坐
犹独坐。 宋 梅尧臣 《逢曾子固》诗:“冷坐对寒流,萧然未知倦。” 宋 苏轼 《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中秋冷坐无因醉,半月长斋未肯辞。” 元 马臻 《吟雪》诗:“四山削玉水无波,冷坐孤吟意趣多。”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见闻
看到听到的情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声色
(1) 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
声色俱厉
(2) 指歌舞和女色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汉· 司马迁《货殖列传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外相
(1).谓在地方上主政者。《晋书·陶侃传》:“ 士行 望非世族,俗异诸华,拔萃陬落之间,比肩髦儁之列,超居外相,宏总上流。”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一则二则,惟在大贤,外相内相,终当相屈。” 元 叶森 《<金楼子>序》:“早摄神州,晚居外相。”
(2).指人显露于外的状貌。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三折:“外相儿行户小可,就里最胸襟洒落。”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二折:“这婆娘外相儿真,就里哏,从然面搽红粉,是一箇油鬀髻吊客丧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破晓
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好似朝阳发出光亮
天已破晓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杜鹃
(1) 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2) 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宋代,释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