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榆】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膳榆]膳榆原文
榆羹榆饼备尝新,尚膳调和拟八珍。
惭愧灾区济饥物,难言一饭不忘民。
[膳榆]诗词问答
问:膳榆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膳榆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膳榆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膳榆]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八
[膳榆]参考注释
[膳榆]榆羹
用榆荚和榆面煮成的羹。 唐 韦应物 《清明日忆诸弟》诗:“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膳榆]备尝
受尽;尝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因此堕落,今生罚为贫儒,教你备尝鬼趣。”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九:“ 中国 的家庭制度与妇女地位,使做母亲的非备尝困苦不可。”
[膳榆]调和
(1) 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折中;妥协
(4) 混和;搀和
(5) 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调味品
[膳榆]八珍
(1).古代八种烹饪法。《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郑玄 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也。” 宋 吕希哲 《侍讲日记》:“八珍者,淳熬也,淳母也,炮也,擣珍也,渍也,熬也,糝也,肝膋也。先儒不数糝而分炮豚羊为二,皆非也。”后以指八种珍贵食品。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2).泛指珍馐美味。《三国志·魏志·卫觊传》:“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唐 杜甫 《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宋 陆游 《东堂睡起》诗:“若论胸中淡无事,八珍何得望藜羹。”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是故甲愿八珍而乙不得藜藿焉。”
[膳榆]惭愧
(1)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膳榆]灾区
受到灾害的地区
灾区急缺的药物已运到
[膳榆]难言
(1) 未被言词表达或非言词所能表达
令人窒息的恼怒和难言的耻辱
(2) 非语言所能表达
病人可能有难言之苦
[膳榆]一饭
(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