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七首】作者:释原妙 朝代:宋代
[偈颂六十七首]偈颂六十七首原文
一不成,二不是。
红底桃,白底李。
红红白白不相瞒,因甚达磨大师被流支三藏打落当门齿。
[偈颂六十七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六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原妙
问:偈颂六十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原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原妙
[偈颂六十七首]释原妙偈颂六十七首 书法图
偈颂六十七首书法作品
[偈颂六十七首]参考注释
[偈颂六十七首]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偈颂六十七首]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偈颂六十七首]红红
唐 代著名歌姬。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歌》:“ 大历 中,有才人 张红红 者,本与其父歌於衢路丐食。过将军 韦青 所居。 青 於街牖中闻其歌者喉音寥亮,仍有美色,即纳为姬。其父舍於后户,优给之。乃自传其艺。颖悟絶伦。尝有乐工自撰一曲,即古曲《长命西河女》也,加减其节奏,颇有新声。未进闻,先印可(“印可”亦作“侑歌”)於 青 。 青 潜令 红红 於屏风后听之。 红红 乃以小豆数合,记其节拍。乐工歌罢, 青 因入问 红红 如何,云已得矣。 青 出紿云:‘某有女弟子,久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风歌之,一声不失。乐工大惊异……寻达上听,翊日召入 宜春院 ,宠泽隆异,宫中号记曲娘子。”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红红 记曲采春歌,我亦闻歌唤奈何。” 清 吴伟业 《听朱乐隆歌》诗之四:“会看记曲 红红 笑,唤下丹青弄碧簫。”
[偈颂六十七首]白白
(1) 不会成功或没有结果
他白白等了一天
(2) 没有效果
我白白地忙了一天
[偈颂六十七首]达磨
见“ 达摩 ”。
[偈颂六十七首]大师
(1) 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
象棋大师
(2) 佛的十尊号之一。即天人师。佛教徒称佛,也用作对和尚的尊称
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史记·伏生列传》
[偈颂六十七首]三藏
梵文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记述戒规威仪;论,阐明经义。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 唐 玄奘 称 唐三藏 。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义隐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而至於席。”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三一章:“他近几年来持律极严,更加精研经、论,想在生前做一个三藏具足的和尚。”
[偈颂六十七首]打落
打掉
打落他手中的刀
[偈颂六十七首]门齿
亦称[切牙]。适应切割的牙齿;尤指哺乳动物的切牙,在犬牙的前方,起自前上颌骨或下颌的相应牙
宋代,释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