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念奴娇】_王梦应 | 宋代

【念奴娇】作者:王梦应 朝代:宋代

[念奴娇]念奴娇原文

欲霜更雨,记青云篱落,东风前此。
帘外客秋人共老,雁与愁飞千里。
水郭烟明,竹陂波小,万叶寒声起。
凭高那更,九嶷吹尽云气。
婉娩空复多情,年年晋梦,花与柴桑是。
谁解意消风日晚,短笛孤舟林水。
江蟹笼新,露萸斟浅,浇得乡关思。
平芜天远,一痕黄抹秋霁。

[念奴娇]诗词问答

问:念奴娇的作者是谁?答:王梦应
问:念奴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念奴娇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梦应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梦应

[念奴娇]参考注释

[念奴娇]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念奴娇]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念奴娇]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念奴娇]前此

在此以前

较前此之仳离。——《广东军务记》

不过前此数法。——清· 洪亮吉《治平篇》

[念奴娇]帘外

科举考试时,负责监试之官员。《宋史·选举志二》:“凡覆试,令宰执出题,不许都司干预,仍日轮臺諫一员,帘外监试。” 清 翟灏 《通俗编·仕进》:“监试等不预考校,谓之帘外,则凡预考校官,时亦当谓之帘内,今称内帘外帘,盖承之也。”参见“ 帘官 ”。

[念奴娇]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念奴娇]水郭

傍水之城郭。亦指依郭之水。 唐 许浑 《赠萧兵曹先辈》诗:“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疎。”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醉隐记》:“ 醉隐公 既浮沉於酒……於是风日之朝,月露之夕,或藉花蹊,或荫竹屿,或杖山烟,或棹水郭,皆无不醉之时,无不醉之地。”

[念奴娇]万叶

万世;万代。《晋书·武帝纪》:“见土地之广,谓万叶而无虞;覩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宋书·武帝纪中》:“作范振古,垂风万叶。”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微臣窃思 秦始皇 之为君也,藉 周 室之餘,因六国之盛,将貽之万叶。”

[念奴娇]寒声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 朱邺 《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 杨万里 《霰》诗:“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清 袁枚 《赤壁》诗:“我来不共吹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2).凄凉的声音。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一:“ 陇头 水欲絶, 陇 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念奴娇]凭高

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

亦作“ 凭高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念奴娇]九嶷

见“ 九疑 ”。

[念奴娇]云气

稀薄游动的云

[念奴娇]婉娩

仪容柔顺

姆教婉娩听从。——《礼记·内则》

扬绰约之丽姿,怀婉娩之柔情。——张华《永怀赋》

[念奴娇]多情

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柴桑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念奴娇]解意

理解意思。 唐 杜牧 《韦公墓志铭》:“公早夜侍侧,温凊饮食,迎情解意,一经心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拜住 ﹞盛道宣徽诸女个个絶色,母亲解意。” 清 袁枚 《送史婿偕鹏姑还溧阳》诗:“芳兰如解意,花开并头红。”

[念奴娇]风日

(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念奴娇]短笛

比普通长笛高一个八度的小型的尖声笛子

[念奴娇]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念奴娇]关思

留心思考。 汉 王充 《论衡·实知》:“事有难知易晓,贤圣所共关思也。”

[念奴娇]平芜

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穷阴匝海,平芜带天。”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秋来缘树復缘墙,怕共平芜一例荒。” 明 许承钦 《过李家口》诗:“枣香来野径,麦秀满平芜。” 清 龚自珍 《最录中论》:“平芜生之,灌木丛之,剔而薙之,乃覿瑶草。” 郭沫若 《蜀道奇》诗:“海水倾泄出平芜,土壤膏腴成天府。”

[念奴娇]一痕

一线痕迹。常形容缺月,等于说一弯。 元 元淮 《端阳新月》诗:“遥看一痕月,掐破 楚 天青。” 明 文徵明 《闲兴》诗之四:“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郭沫若 《瓶》诗之十二:“默默地步入了中庭,一痕的新月爪破黄昏。”

[念奴娇]秋霁

秋日雨后天晴。 唐 储光羲 《新丰作贻殷四校书》诗:“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霽空。”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霽后,静焚香炷礼寒星。”

,

  •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_徐元杰 | 宋代
  •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_徐元杰 | 宋代 >>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_徐元杰 | 宋代...

  • 【小春枫李俱花】_陈杰 | 宋代
  • 【小春枫李俱花】_陈杰 | 宋代 >> 【小春枫李俱花】_陈杰 | 宋代...

  • 【唐山赤县距修门不二百里土风俭朴专务桑麻余】_钱时 | 宋代
  • 【唐山赤县距修门不二百里土风俭朴专务桑麻余】_钱时 | 宋代 >> 【唐山赤县距修门不二百里土风俭朴专务桑麻余】_钱时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