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梨花(闺思)】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月照梨花(闺思)]月照梨花(闺思)原文
闷已萦损。
那堪多病。
几曲屏山,伴人昼静。
梁燕催起犹慵。
换熏龙。
新愁旧恨何时尽。
渐凋绿鬓。
小雨知花信。
芳笺寄与何处,绣阁珠栊。
柳阴中。
[月照梨花(闺思)]诗词问答
问:月照梨花(闺思)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月照梨花(闺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月照梨花(闺思)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月照梨花(闺思)]参考注释
[月照梨花(闺思)]萦损
愁思郁结而憔悴。 宋 欧阳修 《怨春郎》词:“恼愁肠,成寸寸。已恁莫把人縈损。” 宋 史达祖 《隔浦莲·荷花》词:“只恐 吴 娃暗折赠。耿耿,柔丝容易縈损。” 元 白朴 《水调歌头·咏月用前韵》词:“脉脉望河鼓,縈损几柔肠。”
[月照梨花(闺思)]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月照梨花(闺思)]屏山
(1).山名。其山如屏,故称。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 。”
(2).如屏之山。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 明 高明 《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
(3).指屏风。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清 龚自珍 《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月照梨花(闺思)]梁燕
梁上的燕。比喻小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别头及第》:“时 杨知至 因以长句呈同年曰:‘由来梁鷰与冥鸿,不合翩翾向碧空。’”
[月照梨花(闺思)]新愁旧恨
谓对现状和往事都感到烦恼和怨恨。极言愁恨之深。 唐 韩偓 《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宋 苏轼 《四时词》之三:“新愁旧恨眉生緑,粉汗餘香在蘄竹。” 林旭 《虎丘道上》诗:“新愁旧恨相随续,举目真看麋鹿游。” 郭沫若 《漂流三部曲·炼狱》:“ 头茅峰 上的石头已渐渐可以辨别了,新愁旧恨一时涌上心头。”
[月照梨花(闺思)]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月照梨花(闺思)]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或一小时内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月照梨花(闺思)]花信
(1) 花开的信息
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范成大《元夕后连阴》
花信尚早
(2) 借指女子的成年期—24 岁
[月照梨花(闺思)]寄与
(1).传送给。 南朝 宋 陆凯 《赠范晔》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 贾岛 《送韩湘》诗:“欲凭将一札,寄与 沃洲 人。”
(2).犹致送,赠送。 郭沫若 《把精神武装起来》:“ 中国 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 日本 的 * 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 田汉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序》:“在他赴 青岛 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表演术》,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
[月照梨花(闺思)]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月照梨花(闺思)]绣阁
旧时女子闺房
[月照梨花(闺思)]珠栊
珠饰的窗櫺。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报以漆鸣琴,悬之真珠櫳。”
[月照梨花(闺思)]阴中
暗害;中伤。《史记·秦始皇本纪》:“或言鹿者, 高 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羣臣皆畏 高 。” 宋 苏轼 《杭州召还乞郡状》:“窃谓人主之待臣子,不过公道以相知,党人之报怨嫌,必为巧发而阴中,臣岂敢恃二圣公道之知,而傲党人阴中之祸。”
(1).冥冥之中;阴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一点情不能忘,所以阴中如此主张,了其心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只为不忘前盟,阴中完了自己姻缘,又替妹子连成婚事。”
(2).指农历七八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门,祭先肝” 汉 郑玄 注:“秋,阴气出,祀之於门,外阴也。祀之先祭肝者,秋为阴中,於臟直肝,肝为尊也。” 孔颖达 疏:“阴气始於五月,终於十月,其七月八月为阴之中,故云秋为阴中。”《汉书·律历志上》:“秋为阴中,万物以成。”《北堂书钞》卷一五四引 汉 马融 《西第颂》:“仲秋阴中节,胡桃已零落。”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