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过苏州二首】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船过苏州二首]船过苏州二首原文
暮风似箭复如刀,落照那能暖客袍。
天远地平城更阔,千寻玉塔尺来高。
[船过苏州二首]诗词问答
问:船过苏州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船过苏州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
[船过苏州二首]杨万里船过苏州二首 书法图
船过苏州二首书法作品
[船过苏州二首]参考注释
[船过苏州二首]落照
夕阳的馀晖。 南朝 梁简文帝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唐 姚合 《霁后登楼》诗:“为有登临兴,独吟落照中。” 清 周亮工 《杭州城上有怀》诗:“五更梦断寒云外,千里书来落照边。” 郁达夫 《重游犬山城》诗:“ 白帝城 头落照鲜,清游难忘四年前。”
[船过苏州二首]那能
方言。怎么样。
出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
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船过苏州二首]客袍
离乡在外人的袍子。 宋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词:“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船过苏州二首]地平
(1).谓水土得到治理。参见“ 地平天成 ”。
(2).地面平坦。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地平江动 蜀 ,天阔树浮 秦 。” 唐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羣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3).地平面;地平线。 清 恽敬 《杂说》:“盖地之体九万里,地平之上, 中国 所见日出,东西不及五万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地无正平,目所见处皆为平,至广漠之野,四望天地相接处,其圆中规,中高而四隤之证也,是为地平。圆规之外,目不见者则地平下矣。”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船过苏州二首]千寻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 左思 《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头 。” 清 林则徐 《舆縴》诗:“一綫划开云径晓,千寻曳入洞天秋。” 赵朴初 《西江月·参观密云水库工程》词:“铁壁千寻锁浪,碧波万顷如油。”
[船过苏州二首]玉塔
(1).塔的美称。 宋 杨万里 《船过苏州》诗:“天远地平城更阔,千寻玉塔尺来高。” 金 元好问 《灵泉》诗:“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2).喻冰柱。 宋 陆游 《村居冬日》诗:“檐冰垂玉塔,山月涌金盆。”
宋代,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