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作者:郑廷玉 朝代:元代
[调笑令]调笑令原文
俺待和这厮。
厮捰的见官司。
不徕俺只问你这般殴打亲爷甚意思。
无非倚恃着钱神把俺相轻视。
小末云:俺实是不认的你。正末云:噤声。到今日呵。唱:可早知一家无二。
父子们厮见非同造次。
带云:婆婆。唱:想他也只是个忤逆的孩儿。
[调笑令]诗词问答
问:调笑令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调笑令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调笑令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
[调笑令]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看钱奴 第四折
[调笑令]参考注释
[调笑令]的见
(1).肯定的正确的见解。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宁皇进药》:“ 寧皇 每命尚医止进一药,戒以不用分作三、四帖。盖医家初无的见,以众药尝试人之疾。” 明 张纶 《林泉随笔》:“今观二子所著《原病式儒门事亲》等书,各有的见,可与 丹溪 朱子 《格致餘论》参互而用。”
(2).准定看到;确实看见。 唐 皇甫□ 《原化记·胡芦生》:“君明日晚,自乘驴出 永通门 ,信驴而行,不用将从者随,二十里内,的见其验。”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的见诬罔,孰所为据,而遽皆处极刑,览之拂膺。”
[调笑令]官司
(1) 诉讼
打官司
一到任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2) 旧指官府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水浒》
[调笑令]这般
(1) 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像这个样子
[调笑令]殴打
打,指用手或手拿某些东西猛打
他用两手殴打她并撕她的脸
[调笑令]意思
(1) 思想;心思
年尚少壮,意思不专
(2) 意义;道理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
(3) 意图;用意
文章的中心意思
(4) 略表心意
这点东西送给您,小意思,别客气
(5) 某种趋势或迹象
天有点要下雪的意思
(6) 情趣;趣味
打乒乓球很有意思
参观摄影展览很有意思
[调笑令]无非
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调笑令]钱神
(1).谓金钱之力,如同神物。 晋 元康 之后,纲纪大坏。 鲁褒 著《钱神论》一文,刺世风之贪鄙。见《晋书·隐逸传·鲁褒》。 唐 白居易 《江南谪居十韵》:“忧方知酒圣,贫始觉钱神。”后常贬称万能的金钱。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尀奈顽民簸弄钱神。” 清 黄遵宪 《番客篇》:“名为叶子戏,均为钱神忙。”
(2).铜钱表面常附着铜绿,因喻指绿色。 唐 黄滔 《锺陵故人》诗:“荆榛翠是钱神染, 河 岳 期须国士钟。”
[调笑令]相轻
(1).互相轻视、鄙薄。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从古文人相轻,由来已然,论者固不必为之左右袒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于是相轻的文人们的处境,就也更加艰难起来。”
(2).看轻。 唐 杜甫 《久客》诗:“衰颜聊自哂,小吏最相轻。” 明 高启 《结客少年场行》:“屠沽往往有奇士,慎勿相轻閭里人。”《东周列国志》第十回:“若是忠臣拼一死, 宋 人未必敢相轻。”
[调笑令]小末
(1).使非根本部分处于不重要地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十指》:“强榦弱枝,大本小末,则君臣之分明矣。”
(2).寻常;细微。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丞郎已上词头,下至两省闕下吏,谓之大除改。今南人之谚,谓小末之事曰:你大除改也。”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一折:“嫂嫂你是个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 元 朱庭玉 《梁州第七·妓门庭》套曲:“端的不曾见兀的般真行院,虽是个女流辈,然住在花街柳陌,小末的谁及。”
(3).杂剧中扮男青少年的角色。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小末同倈儿上][小末诗云]每日山中打虎归,窝弓药箭紧身随。男儿志气三千丈,不取封侯誓不灰。自家 陈豹 ,年长一十八岁。”亦称“ 小末尼 ”。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正末同卜儿小末尼上][小末云]父亲,您孩儿这几时做买卖不遂其意,也则是生来命拙哩。”
[调笑令]实是
谓切实正确的治国之道。是,指国是。《宋史·崔鶠传》:“六月一日詔书,詔諫臣直论得失,以求实是,有以见陛下求治之切也。”
[调笑令]认的
(1).认得。《水浒传》第六回:“ 智深 道:‘教你认的洒家。’轮起禪杖,抢那汉。”《三侠五义》:“ 丁二爷 问道:‘大哥如何认的他呢?’ 展爷 便将 苗家集 之事述説一回。”
(2).承认。《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学裡老师是朝廷制下的,专管秀才,你就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
[调笑令]正末
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调笑令]噤声
(1) 闭口不做声,即禁声
噤声不语
(2) 住口;不许再说下去
他倒不如你?噤声!
[调笑令]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调笑令]早知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调笑令]一家无二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这个女孩儿,也是有缘,我认了做义女,他自到我家来,倒也亲热,一家无二。”
[调笑令]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调笑令]造次
(1) 慌忙;仓促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后汉书·吴汉传》
(2) 粗鲁,轻率
宝玉自知说得造次了,后悔不来。——《红楼梦》
造次行事
[调笑令]婆婆
(1) 丈夫的母亲
(2) 〈方〉∶祖母;外祖母
(3) 个人或单位的顶头上司
[调笑令]只是
(1) 仅仅是
我来找你,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只是拉拉家常罢了
(2) 但是
他的作业全做对了,只是字写得不够端正
[调笑令]忤逆
叛逆;不孝敬父母
自小忤逆
[调笑令]孩儿
(1)
(2) 长辈对下辈或上司对下属的通称
太尉不肯相见,只怕孩儿们惊了太尉。——《水浒传》
(3) 幼辈、属员或仆役的自称
孩儿领受爹娘慈旨,曰即离去。——宋·佚名《张协状元》
(4) 昵称之词
饯筵绿绕红围处,只这孩儿,泪垂垂。——宋· 郭应祥《采桑子·赠丽华》
元代,郑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