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作者:叶茵 朝代:宋代
[止庵]止庵原文
时事艰难路险巇,得来名利亦何为。
赵州茶罢速归去,莫待钟鸣漏尽时。
[止庵]诗词问答
问:止庵的作者是谁?答:叶茵
问:止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叶茵的名句有哪些?答:叶茵
[止庵]参考注释
[止庵]时事
当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国内大事
时事综述
[止庵]艰难
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止庵]险巇
见“ 险戏 ”。
[止庵]得来
觅得,求得。《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汉 何休 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 齐 人语也, 齐 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经·见水底金影喻》:“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参见“ 得 ”。
[止庵]名利
1.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
[止庵]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止庵]赵州茶
相传 赵州 ( 唐 代高僧 从谂 的代称)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么?”和尚说:“曾到。” 赵州 说:“喫茶去。”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 赵州 说:“喫茶去。”院主听到后问:“为甚么曾到也云喫茶去,不曾到也云喫茶去?” 赵州 呼院主,院主应诺。 赵州 说:“喫茶去。” 赵州 均以“喫茶去”一句来引导弟子领悟禅的奥义。见《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后遂用为典故,并以“赵州茶”指寺院招待的茶水。《五灯会元·汾阳昭禅师法嗣·芭蕉谷泉禅师》:“﹝僧﹞曰:‘未审客来将何祇待?’师曰:‘ 云门 餬饼 赵州 茶。’” 明 高启 《廉上人水竹居》诗:“林下本采参玉板,不须更煑 赵州 茶。”
[止庵]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止庵]钟鸣漏尽
晨钟已鸣,更漏将尽。比喻年老力衰,已到迟暮之年
叶茵,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