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作者:释崇岳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原文
诸方如法开炉,虎丘家风淡泊。
拈出个铁馂馅,个里宁容啗啄。
休啗啄,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落。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崇岳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崇岳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崇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参考注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诸方
(1).各地方。《晋书·何劭传》:“每诸方贡献,帝輒赐之,而观其占谢焉。”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志》:“诸方未游,佳城已望。”《新唐书·百官志二》:“大朝会,诸方起居,则受其表状。”
(2).犹诸道。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3).别的方位;别的地方。《太平广记》卷二 * 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见闻·韩伸》:“又或云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诸方纵人牵之不去。”《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僧辞,问云:‘学人到诸方,有人问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审如何祇对。’”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如法
确实;真正
如法做得好炊饼,我要问他做三五十个,不知出去在家?——《水浒传》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虎丘
山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北,亦名 海涌山 。 唐 时因避讳曾改称 武丘 或 兽丘 ,后复旧称。相传 吴王 阖闾 葬此。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闔庐 冢在 閶门 外,名 虎丘 ……筑三日而 * 居上,故号为 虎丘 。”其上有 虎丘塔 、 云岩寺 、 剑池 、 千人石 等名胜古迹。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淡泊
(1) 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
实淡泊而寡欲兮。——曹植《蝉赋》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 家道清贫
家私产业,仍是祖宗流传的,甚是淡泊。——《梼杌闲评—明珠缘》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馂馅
一种包馅的面食。《古尊宿语录·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下》:“师因斋次,拈起餕馅谓僧云:‘拟分一半与儞。’”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可知可知俺吃的是大馒头阔片粉,你吃的是菜餕馅淡虀羹。”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个里
亦作“ 个裡 ”。此中;其中。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諦观熟视,方知个里情形。”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胡慎容 ﹞《窥采齐晓粧》云:‘徘徊明镜漫凝神,个裡伊谁解效顰?’”
箇裏:此中;其中。 唐 王维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诗:“香车宝马共喧闐,箇里多情侠少年。” 宋 黄庭坚 《卜算子》词:“天上人间有底愁,向箇里,都諳尽。” 宋 辛弃疾 《朝中措》词:“长怪春归何处,谁知箇里迷藏。”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丹霞
(1).红霞。 三国 魏 曹丕 《丹霞蔽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丹霞烂成綺,素云轻若綈。” 明 夏完淳 《叙怀》诗:“丹霞照深池,清暉被嘉树。”
(2).比喻红艳的色彩。 晋 傅玄 《艳歌行》:“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唐 李商隐 《和郑愚赠筝妓二十韵》:“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红楼梦》第五八回:“﹝ 宝玉 ﹞从 沁芳桥 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綫,桃吐丹霞。”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木佛
木雕的佛像。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 丹霞 御寒,则烧木佛; 德山 説法,则撤塑像。” 金 元好问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诗之二:“随营木佛贱於柴,大乐编鐘满市排。”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院主
(1).寺院住持。 唐 康骈 《剧谈录·慈恩寺牡丹》:“院主老僧微笑曰:‘安得无之?’”《水浒传》第六回:“都寺、监寺、提点、院主,这箇都是掌管常住财物。”《西游记》第十六回:“那上下房的院主,将本寺和尚、头陀、幸童、道人尽行开具手本二张,大小人等,共计二百三十名。”
(2).旧时称官员或财主的女儿为“院主”。《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一个説:‘我题的此门小姐,真真闭月羞花,家比 石崇 豪富。’一个説:‘我保的这家院主,实实沉鱼落雁,势同 梁冀 荣华。’”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眉须
犹须眉。常借指男子。 康有为 《自题三十影象》诗:“犀顶龟文何肯相,雷光泡影认眉鬚。”
宋代,释崇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