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作者:释慧远 朝代:宋代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原文
布袋挨开,猿啼晓月。
海岳逃形,佛魔路绝。
列列挈挈,翘翘杰杰。
大机兮棒打不回闲,大用兮利剑流鲜血。
别别,出海昆仑头戴雪。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诗词问答
问: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的作者是谁?答:释慧远
问: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慧远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慧远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参考注释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布袋
(1).布制的袋子。《隋书·食货志》:“有司尝进乾薑,以布袋贮之。”
(2).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壻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 浙 ,有一同舟者号 李布袋 。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补其世代尔。’此言絶有理。”一说作“布代”。参见“ 布代 ”。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晓月
拂晓的残月。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哀碪擣秋色,晓月啼寒螿。” 宋 柳永 《殢人娇》词:“晓月将沉,征驂已鞴。愁肠乱,又还分袂。” 曹禺 《原野》第三幕:“左半个天悬着半轮晓月,如同一张薄纸。”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海岳
亦作“ 海岳 ”。1.大海和高山。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吕尚 长於用兵,短於为国,不能仪玄黄以覆载,拟海岳以博纳。”《旧唐书·房玄龄传》:“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
(2).见“ 海岳高深 ”。
(3).谓四海与五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海岳降神,才英秀发。”《新唐书·车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
见“ 海岳 ”。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逃形
犹藏身。 唐 王度 《古镜记》:“然天镜一照,不可逃形。” 明 瞿式耜 《清苛政疏》:“顽民计以为总不能还清,总之又比,则将其田之所收,涂饰于粮房皂隶,匿影逃形,不见官府。”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路绝
(1).道路阻绝。《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十四》:“无故相然我,路絶行人断,夜夜故望汝。”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近智以守见而不之,之者以路絶而莫晓。” 明 杨慎 《滇载记》:“羣蛮怨怒,引 吐蕃 攻 知古 杀之,於是 姚 雋 路絶, 晟 犹奉 唐 正朔。”
(2).泛指通道阻塞。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而使直臣杜口,忠讜路絶。”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列列
(1).行列分明。 汉 刘向 《列仙传》:“青松列列。”《文选·潘岳<怀旧赋>》:“巖巖双表,列列行楸。” 吕向 注:“列列,行貌。”
(2).高耸貌。《文选·张衡<西京赋>》:“橧桴重棼,鍔鍔列列。” 李善 注:“鍔鍔、列列、皆高貌。”
(3).风吹貌。《文选·成公绥<啸赋>》:“列列飇扬,啾啾响作。” 李周翰 注:“列列,风貌。”
(4).众多。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吾敢登 崑崙山 之巔,沿 扬子江 之岸,倏张炬眼,大声疾呼,忠告於吾巴科民族之列列同胞。”
(5).象声词。乐器声。《乐府诗集·北齐文武舞歌·文舞阶步辞》:“鏘鏘金石,列列匏丝。”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挈挈
孤独的样子
挈挈而东。——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翘翘
1.出群貌。 2.高而危殆貌。 3.引申为惶恐谨慎貌。 4.上举貌。 5.众多貌。 6.企盼貌。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杰杰
象声词。鸟鸣声。 清 陈维崧 《念奴娇·南耕堂前绿萼梅花下作,用东坡赤壁词韵》词:“春寒犹沍,冻禽惊起杰杰。”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大机
(1).事物变化的枢要、关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以至弱当至彊,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云云救郑楚子使椒来聘》:“此夷夏盛衰之大机也。”
(2).国家的机要事务。《新唐书·权德舆传》:“帝又自用 李絳 参赞大机。”
(3).佛教语。真谛,精义。《古尊宿语录》卷十九:“出门弟子八十有四人,其角立者,唯 百丈海 得其大机。”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明 陈恭尹 《立秋日送雪樵和尚开法曹溪》诗:“ 济 上家风得大机,白雪高坐见人稀。”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不回
正直,不行邪僻。《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高亨 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后汉书·侯霸传》:“﹝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新唐书·郗士美传》:“﹝ 士美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 元载 所忌。” 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逊。”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大用
重用
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利剑
锋利的剑。《公羊传·宣公六年》:“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汉 王充 《论衡·率性》:“世称利剑有千金之价, 棠谿 、 鱼肠 之属, 龙泉 、 太阿 之辈。” 张铁珊 《在非洲密林中·美丽的非洲》:“成年的剑麻象是一束插在瓶里的利剑,那一柄柄绿色的长剑伸向四方。”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鲜血
鲜红的血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别别
(1).谓改变。 清 李渔 《比目鱼·偕亡》:“我的意思,还要尽心竭力,做几齣好戏别别众人的眼睛。”
(2).象声词。 茅盾 《烟云》十三:“他刚看了开头的称呼,心就别别地跳。” 胡万春 《骨肉》:“我左眼皮别别跳,一定出了什么事啦!”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出海
(1) 船只离开停泊地点驶往海上
出海捕鲸
(2) 到海上活动、工作
当他们出海三天之后,天气转晴了
[布袋和尚赞恭依圣上韵]昆仑
亦作“崐仑2”。1.古代亦写作“昆仑”。 昆仑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间,西接 帕米尔 高原,东延入 青海 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 昆仑山 上有 瑶池 、 阆苑 、 增城 、 县圃 等仙境。《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楚辞·离骚》:“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远以周流。” 唐 韩愈 《杂诗》之三:“ 崑崙 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
(2).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 昆仑山 。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闇中大战, 谦之 手射 阳迈 柁工,船败纵横, 崑崙 单舸接得 阳迈 。” 唐 张籍 《昆仑儿》诗:“ 崑崙 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 汉 地游。”《旧唐书·南蛮传·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号为 崑崙 。”
(4).“ 崑崙奴 ”的省称。 唐 王维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并师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向暮,有两崑崙捉马挑灯,迎导以去。”参见“ 崑崙奴 ”。
(6).特指 昆仑 奴 磨勒 。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早把那 崑崙 秘术来传受。” 清 顾彩 《髯樵传》:“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 崑崙 。”参见“ 崑崙奴 ”。
(7).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晋书·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崐崘。”《旧五代史·慕容彦超传》:“尝冒姓 阎 氏,体黑麻面,故谓之 阎崑崙 。”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书所见成篇》:“锁香金屈戌,带酒玉崑崙。”
(9).酒名。“ 崑崙觴 ”的省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原注:“酒名。”参见“ 崑崙觴 ”。
(10).道教语。指头脑。《云笈七籤》卷十二引《太上黄庭外景经》:“子欲不死修崑崙。”《云笈七籤》卷十七:“眼为日月,髮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崑崙。”
(11).脐之别名。《黄庭内景经·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纬经》:“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崑崙,一名特枢。”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淮南子·原道训》:“经纪山川,蹈腾 昆仑 ,排閶闔,沦天门。” 高诱 注:“ 昆仑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万九千里。” 陈毅 《昆仑山颂》诗:“ 昆仑 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2).指 汉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记·封禅书》:“ 济南 人 公玊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 昆仑 ,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参见“ 昆仑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昆仑障 。 西汉 置。在今 甘肃省 安西县 南。为宜禾都尉治所。
(4). 东晋 南朝 时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其肤色较黑。《南齐书·王琨传》:“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为 崑崙 。”按,崑崙,同“ 昆仑 ”。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昆仑》。
(5).我国古代泛称今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以至 东非 之人为昆仑。参阅《太平御览》卷七八六引 三国 吴万震 《南州异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记》、 唐 义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6).古岛屿名。亦译 军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昆仑岛 。为古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之地。《岛夷志略》和《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郑和航海图》亦有此岛。
(7).针灸穴位名。位于足部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凹陷处。《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足三阳经总穴名》:“足太阳膀胱经,行足股后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阴……昆仑,跗阳。”
广大无垠貌。昆,通“ 浑 ”。 汉 扬雄 《太玄·中》:“昆仑旁薄,思之贞也。” 司马光 集注:“昆,音魂;仑,卢昆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元气昆仑,充满天地。”
宋代,释慧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