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外作】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西直门外作]西直门外作原文
将谒桥山逮启程,取途因近故还京。
天高气爽宜巡跸,昨迩思量大慰情。
长年畏事每先忧,前夜连阴虑雨稠。
昨日开云今晓霁,夹衢禾黍畅登秋。
春末夏初愁旱剧,既沾时恐致霖多。
大田高下将收定,惧未孤应庆若何。
[西直门外作]诗词问答
问:西直门外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西直门外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西直门外作]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二
2. 诣盛京当取道于东若自御园就途计远十馀里因先期还宫启跸日出朝阳门而行至首烦烟郊较为近捷以便傔从
[西直门外作]参考注释
[西直门外作]桥山
(1).山名。在今 陕西省 黄陵县 西北,相传为 黄帝 葬处。 沮水 穿山而过,山状如桥,故名。《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崩,葬 桥山 。” 裴駰 集解引《皇览》:“ 黄帝 冢在 上郡桥山 。”后因以借指 黄帝 陵墓或帝王陵墓。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山陵之建也,以公检校将作大匠。游衣 汉 寝之外,抱剑 桥山 之下。” 唐 张祜 《宪宗皇帝挽歌词》:“ 桥山 非远地,云去莫疑峯。”
(2).山名。在今 河北省 涿鹿县 东南。上有 黄帝 和 唐尧 庙。《魏书·太宗纪》:“幸 桥山 ,遣使者祠 黄帝 、 唐尧 庙。”
[西直门外作]启程
动身;出发
探险队启程前往新大陆
[西直门外作]取途
选取经由的道路。 明 袁宏道 《三教图引》:“譬如往京师,东人往,南人往,西人亦往,其取途虽异,而至京师则同也。”
[西直门外作]近故
指近亲故旧。《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近故要其来此,冀慰日夜。”
[西直门外作]天高气爽
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西直门外作]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西直门外作]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西直门外作]畏事
(1).胆小怕事。《汉书·杨敞传》:“ 燕苍 知 上官桀 等反谋,以告 敞 ; 敞 素谨畏事,不敢言,乃移病卧。” 宋 苏轼 《因擒获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红楼梦》第七五回:“ 尤氏 只含糊答应, 探春 知他畏事不肯多言。”
(2).谓诚敬处事。《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仁智明达,多权略,乐施爱人,在家重慎畏事,勤于稼穡。”《东观汉记·窦融传》:“诚欲令恭肃畏事,恂恂修道。”
[西直门外作]前夜
前夕
[西直门外作]连阴
(1).连续阴天或连日阴雨。《汉书·鲍宣传》:“白虹虷日,连阴不雨。”《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连阴盛农节,籉笠聚东菑。” 刘良 注:“连阴,久雨也。”《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先是 吕大防 请为赏花钓鱼之会,有詔用三月二十六日,而连阴不解。”
(2).谓树荫相连。亦指遮荫相连。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其竹林鱼池,侔於禁苑。芳草如积,珍木连阴。”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鐘鼎成列,冠盖连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数抱松杉,连阴挺秀。”
[西直门外作]昨日
昨天
[西直门外作]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西直门外作]登秋
(1).秋收。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登秋虽未献,望岁佇年祥。”
(2).入秋,进入秋凉。 唐 孟浩然 《他乡七夕》诗:“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西直门外作]大田
(1) 面积很大种有作物的田地
大田还没有开镰,人们都呆在家里打杂
(2) 指良田
[西直门外作]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西直门外作]若何
如何;怎样
人马若何分拨,自由军师定夺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