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赵伯友韵·其二】作者:吴当 朝代:元代
[次赵伯友韵·其二]次赵伯友韵·其二原文
百年道脉细于丝,长夜漫漫待旦迟。
先进常从周礼乐,专门仍授汉书诗。
微躬独步思绳武,大介重光仰缉熙。
已忍凄凉成病久,寸诚惟与古人期。
[次赵伯友韵·其二]诗词问答
问:次赵伯友韵·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吴当
问:次赵伯友韵·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次赵伯友韵·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吴当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当
[次赵伯友韵·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赵伯友韵·其二]参考注释
[次赵伯友韵·其二]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次赵伯友韵·其二]道脉
犹道统。 元 戴良 《哭汪遯斋二十四韵》:“儒言存道脉,野趣任天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接 洙 泗 之渊源,拟荷千秋之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颜元 《存学编·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庶几衍道脉於不坠,续真宗於不差。”
[次赵伯友韵·其二]长夜漫漫
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次赵伯友韵·其二]待旦
(1).等待天明。《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民困则多离叛,其祸必振矣。可不战战以待旦乎?可不慄慄而虑危乎?” 唐 李贺 《送沉亚之歌》:“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 穆 张 尝同造朝,待旦于 东华门 外。”
(2). 宋 代宫中谓天明前的一段时间。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前代夜五更至黎明而终,本朝外廷及外郡悉用此制。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终,谓之待旦。盖更终则上御盥櫛,以俟明出御朝也。祖宗勤於政事如此。”
[次赵伯友韵·其二]先进
首先仕进;位于前列,可为表率
先进分子
最先进的核武器
[次赵伯友韵·其二]常从
侍从;随员。《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又左右常从有罪过者,当以表闻,公付有司。” 唐 王维 《瓜园诗》:“鸣騶导驄马,常从夹朱轩。”《宋史·职官志十》:“中书、枢密、宣徽院、御史臺、 开封府 、金吾司皆有常从。”
[次赵伯友韵·其二]周礼
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引语见《周礼·秋官·小官寇》,原文是[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清· 刘开《问说》
[次赵伯友韵·其二]专门
(1) 独立门户,自成一家。亦指某一门学问
专门家
(2) 专一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
专门为儿童写的故事
(3) 专长
专门人才
[次赵伯友韵·其二]汉书
书名,东汉班固撰。父班彪继《史传》而作《后传》,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续不详,又缀集史料,撰成本书。上起前206年高祖元年,下迄公元24年刘主更始二年,包括王莽的新朝在内,共二百三十年,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一百篇,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完稿,由其妹班昭续成,成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次赵伯友韵·其二]微躬
谦词。卑贱的身子。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绵四代於兹日,盈百祀於微躬。” 唐 许浑 《泛溪》诗:“纔应毕婚嫁,还此息微躬。” 宋 郭祥正 《金山行》:“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次赵伯友韵·其二]独步
独自行走,亦指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独步文坛
[次赵伯友韵·其二]绳武
《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朱熹 集传:“绳,继;武,迹。言 武王 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后因称继承祖先业迹为“绳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我欲绳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卜居源远溯,绳武迹遐窥。”
[次赵伯友韵·其二]重光
(1) 光复,再次见到光明
(2) 摄影时重复曝光
[次赵伯友韵·其二]缉熙
《诗·大雅·文王》:“穆穆 文王 ,於缉熙敬止。” 毛 传:“缉熙,光明也。”又《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郑玄 笺:“缉熙,光明也。”后因以“缉熙”指光明,又引申为光辉。《汉书·扬雄传上》:“隃於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雝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 唐 李邕 《赠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缉熙远略,绳準嘉言。” 宋 王禹偁 《天道如张弓赋》:“又尝观上圣之姿,法天道兮缉熙,令先禁于 * ,心不忘於惸嫠。” 明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 周公 以元圣而受缉熙之传,制礼作乐,有身致太平之功。”
[次赵伯友韵·其二]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次赵伯友韵·其二]成病
得病,生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卫 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狄氏 思想不过,成病而死。”
[次赵伯友韵·其二]寸诚
微诚。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一月》:“谨伸数字,用写寸诚。” 唐 韩愈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诗:“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蔬食薄味,略表寸诚。”
[次赵伯友韵·其二]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元代,吴当,次赵伯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