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_元稹 | 唐代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原文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
蠡盏覆时天欲明,碧幌青灯风滟滟。
泪消语尽还暂眠,唯梦千山万山险。
水环环兮山簇簇,啼鸟声声妇人哭。
离床别脸睡还开,灯灺暗飘珠蔌蔌。
山深虎横馆无门,夜集巴儿扣空木。
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
倦僮呼唤应复眠,啼鸡拍翅三声绝。
握手相看其奈何,奈何其奈天明别。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诗词问答

问: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元稹
问: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元稹的名句有哪些?答:元稹

全唐诗:卷421-16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参考注释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濛濛

1.迷茫貌。《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毛衣。” 明 陈恭尹 《登祝融峰》诗:“濛濛在太古,乾坤犹未判。” 冰心 《最后的安息》:“对面山峰上,云气濛濛,草色越发的青绿了。”

2.纷杂貌。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词之五:“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清 陈维崧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词:“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黄鹂低鸣,飞絮濛濛。”

3.浓盛貌。 唐 张籍 《惜花》诗:“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愁云靄靄,杀气濛濛。”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掩掩

(1).形容香气浓郁。掩,通“ 馣 ”。《文选·宋玉<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 刘良 注:“掩掩,香气貌。”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文选》:“《高唐赋》:‘越香掩掩。’掩,亦与馣同。《广雅》曰:‘馣,香也。’又曰:‘馣馣,香也。’”

(2).隐约,模糊。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诗之一:“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束束

不舒展貌。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诗之一:“月蒙蒙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别魂

离别的情思。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知离梦之躑躅,意别魂之飞扬。” 唐 杜甫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诗:“游目俯大 江 ,列筵慰别魂。” 唐 崔涂 《巫山旅别》诗:“无限别魂招不得,夕阳西下水东流。”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敛敛

(1).恭谨貌。《水经注·河水三》引 北魏 崔浩 《广德殿碑颂》:“恂恂 南秦 ,敛敛推亡,峨峨 广德 ,奕奕 焜煌 。”

(2).同“ 瀲瀲 ”。敛,通“ 瀲 ”。光波流动貌。 唐 郑谷 《夕阳》诗:“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一本作“ 瀲瀲 ”。 宋 梅尧臣 《过涂荆二山遇暗石》诗:“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3).同“ 瀲瀲 ”。敛,通“ 瀲 ”。犹冉冉。缓动貌。 唐 罗隐 《投湖南于常侍启》:“仰蟾桂之高高,恐无仙骨;覩鱼鬐之敛敛,忽有痴心。”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碧幌

绿色的帏幔。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椒庭承月,碧幌延日。” 唐 白居易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红釭霏微灭,碧幌飘颻开。”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青灯

(1).亦作“ 青鐙 ”。光线青荧的油灯。 唐 韦应物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 兔园 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

(2).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 张令 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滟滟

亦作“灩灩”。亦作“灔灔”。1.水光貌。 南朝 梁 何逊 《望新月示同羁》诗:“的的与沙静,灧灧逐波轻。”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灩灩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明 刘基 《再次韵和十六夜月》:“金波灧灧将流瓦,玉砾荧荧恰近簷。” 赵朴初 《朝天措·北海夜泛同臣赞上座》词:“ 西湖 仿佛,濛濛烟树,灔灔波光。”

(2).水浮动貌。 唐 张籍 《朱鹭》诗:“避人引子入深壍,动处水纹开灧灧。” 金 元好问 《后湾别业》诗:“童童翠盖桑初合,灩灩苍波麦已匀。” 冰心 《寄小读者》十四:“偷闲划舟,抬头望一望滟滟的湖波,低头看滴达滴达消磨时间的手表,心灵中真是太苦了。”

(3).指飘动貌。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诗:“蠡琖覆时天欲明,碧幌青灯风灩灩。”

(4).水盈溢貌。 唐 李群玉 《长沙陪裴大夫夜宴》诗:“泠泠玉漏初三滴,灩灩金觴已半酡。” 宋 欧阳修 《雪晴》诗:“悠悠野水来,灔灔西溪阔。”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山险

山势险要,难于攀登的地方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环环

(1).弯曲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女儿子》:“我欲上 蜀 蜀水 难,蹋蹀珂头腰环环。” 清 朱彝尊 《捉人行》:“沿江风急舟行难,身牵百丈腰环环。”

(2).圆貌。 唐 韩愈 《峡石西泉》诗:“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説旱时求得雨,秖疑科斗是蛟龙。”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簇簇

(1).一丛丛;一堆堆。 唐 白居易 《开元寺东池早春》诗:“池水暖温暾,水清波瀲灩。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红楼梦》第二九回:“到了初一这一日, 荣国府 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2).丛列成行貌。 唐 王建 《横吹曲辞·陇头水》:“ 陇 东 陇 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胡兵夜回水傍住。忆著来时磨剑处。”

(3).衣衫鲜明整洁貌。《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赵二 在混堂内洗了个浄浴,打扮得帽儿光光,衣衫簇簇,自家提了一碗灯笼前来接亲。”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妇人

(1) 古时称士的配偶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礼记·曲礼下》

(2) 已婚妇女;女人

妇人专权,奸臣当道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灯灺

亦作“ 灯炧 ”。1.灯烛。 唐 韩偓 《无题》诗之一:“小槛移灯灺,空房锁隙尘。”

(2).谓灯烛将熄。 清 吴伟业 《萧史青门曲》:“花落回头往是非,更残灯灺泪沾衣。”《花月痕》第九回:“一屋子人,酒酣灯炧,譁笑杂沓,他忽然淌下泪来。” 蔡有守 《昨夜》诗:“灯炧窗纱将薄晓,风沉檐铁有餘声。”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蔌蔌

(1).猥琐丑陋貌。《诗·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穀。” 毛 传:“蔌蔌,陋也。” 林纾 《读<小雅>》:“於是佌佌蔌蔌者布满朝列,国岂有不卒斩者耶!”

(2).风劲烈貌。《文选·鲍照<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李善 注:“蔌蔌,风声劲疾之貌。” 唐 韩愈 《雨》诗:“坐来蔌蔌山风疾,山雨随风暗原隰。”

(3).飘落貌。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之二:“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緑。” 宋 苏轼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词:“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繰车。” 明 高启 《梅花》诗之八:“枝头谁见花惊处,嫋嫋微风蔌蔌霜。”

(4).涓流貌。 宋 苏轼 《食甘》诗:“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 宋 苏轼 《贺新郎·夏景》词:“共粉泪,两蔌蔌。”

(5).象声词。轻微之声。《南史·王晏传》:“见屋桷子悉是大蛇,就视之,犹木也。 晏 恶之,乃以纸裹桷子,犹纸内摇动,蔌蔌有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何经文》:“会夜,大雾晦黑,乃设伏。纵羊山中走,齕草,蔌蔌有声。”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无门

没有门户;没有门路。《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唐 姚鹄 《书情献知己》诗:“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欲归 汉 ,恨无门耳。”《西游记》第三七回:“﹝那怪﹞神通广大,官吏情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巴儿

(1).猿的别称。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馆别李景信》诗:“山深虎横馆无门,夜集巴儿扣空木。”

(2).指 巴 蜀 (今 四川省 )年青人。 唐 方干 《蜀中》诗:“閒来却伴巴儿醉,荳蔻花边唱《竹枝》。”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空木

(1).传说 尧 死后用中空之木作棺。后因以为棺的代称。 汉 刘向 《说苑·反质》:“昔 尧 之葬者,空木为櫝,葛藟为缄。” 晋 陶潜 《拟挽歌辞》之一:“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2).光秃的树木。 唐 陆龟蒙 《子夜四时歌·冬歌》:“南光走冷圭,北籟号空木。”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潇潇

(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咽咽

(1).呜咽哀切之声。 唐 李贺 《伤心行》:“咽咽学 楚 吟,病骨伤幽素。”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愁如 湘灵 哭 湘 浦,咽咽哀音隔云雾。”

(2).谓声音低哑。 明 高启 《始闻夏蝉》诗:“翾翾纔得脱,咽咽未成喧。”

形容有节奏的鼓声。咽,通“ 鼝 ”。《诗·鲁颂·有駜》:“鼓咽咽,醉言舞。” 毛 传:“咽咽,鼓节也。”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鷺振振,鼓咽咽。”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唤应

呼应,照应。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丁》:“《子华子》全剽百氏成文,至章法起伏唤应,宛然 宋 世塲屋文字。”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三声

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三声既全,五彩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握手

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相看

亲自观看(多用于相亲)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两日,以备人家相看。——《红楼梦》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其奈

亦作“ 其那 ”。怎奈;无奈。 唐 刘禹锡 《遥和韩睦州元相公二君子》诗:“其奈无成空老去,每临明镜若为情?”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虚逢好阳艳,其那苦昏懜。” 宋 杨万里 《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乾。” 明 刘基 《移梅亭》诗:“月凉夜色清如水,其那楼头玉笛哀。”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天明

天亮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

  • 【蜀中登第答李搏六韵】_裴廷裕 | 唐代
  • 【蜀中登第答李搏六韵】_裴廷裕 | 唐代 >> 【蜀中登第答李搏六韵】_裴廷裕 | 唐代...

  • 【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_崔道融 | 唐代
  • 【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_崔道融 | 唐代 >> 【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_崔道融 | 唐代...

  •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一作王良士诗)】_车缅 | 唐代
  •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一作王良士诗)】_车缅 | 唐代 >>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一作王良士诗)】_车缅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