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赞】作者:释德光 朝代:宋代
[布袋和尚赞]布袋和尚赞原文
拊背乞钱成漏泄,回头转脑昧真机。
可怜闹里无人识,空自肩担布袋归。
[布袋和尚赞]诗词问答
问:布袋和尚赞的作者是谁?答:释德光
问:布袋和尚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德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光
[布袋和尚赞]释德光布袋和尚赞 书法图
布袋和尚赞书法作品
[布袋和尚赞]参考注释
[布袋和尚赞]拊背
轻拍肩背。表示抚慰。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为可临觴拊背,执手须臾,欲多其数而必其全,吾所惧也。” 唐 李百药 《妾薄命》诗:“羞闻拊背入,恨説舞腰轻。”
[布袋和尚赞]漏泄
(1) 流出或透出
汽缸漏泄
(2) 泄漏;走漏
漏泄试题
[布袋和尚赞]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布袋和尚赞]真机
(1).玄妙之理;秘要。 唐 杨巨源 《送淡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诗:“野烟秋火苍茫远,禪境真机去住閒。” 宋 陈师道 《和贾耘老春晚》诗:“一卧海城春又晚,不妨閒处得真机。”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古人论诗,举其大要,未尝喋喋以泄真机,但恐人小其道尔。”
(2).真正的动机、目的。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
[布袋和尚赞]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布袋和尚赞]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布袋和尚赞]空自
徒然;白白地。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布袋和尚赞]肩担
肩负,担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这每取经后不肯随 三藏 ,肩担着扫箒藤杖,簇捧着箇 * 和尚。”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谈薮》:“ 明首座 ,东南行脚僧也。有母八十餘,尝肩担而行。”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 苏 字的不用中锋,连真带草,正合于这种生活方式,所以它也就肩担了流行的命运。”
[布袋和尚赞]布袋
(1).布制的袋子。《隋书·食货志》:“有司尝进乾薑,以布袋贮之。”
(2).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壻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 浙 ,有一同舟者号 李布袋 。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补其世代尔。’此言絶有理。”一说作“布代”。参见“ 布代 ”。
宋代,释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