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原文
双泉悬碧落,百折度丹梯。
迸作飞空雨,泻为漱玉溪。
蒸云喷宿雾,插汉饮晴霓。
可是巫山女,垂垂珠箔低。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诗词问答
问:《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齐韵
2. 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参考注释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百折
(1).极言曲折之多。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执事之文,紆餘委备,往復百折,而条达疎畅,无所间断。” 金 元好问 《宿张靖田家》诗:“湍流落空嵌,百折不容骋。” 明 韩守益 《苏武慢·江亭远眺》词:“地涌 岷 峨 ,天开 巫峡 , 江 势西来百折。”
(2).见“ 百折不挠 ”。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丹梯
(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黄节 注:“丹梯,丹墀也。” 唐 许浑 《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诗:“官满定知归未得,九重霄汉有丹梯。”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吴振西》之二:“中郎餘庆传 羊 傅,暂阻丹梯莫愴然。”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文选·谢朓<敬亭山诗>》:“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李善 注:“丹梯,谓山也。” 唐 李白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诗:“遇憩 裴 逸人,巖居陵丹梯。” 王琦 注引 吕延济 曰:“丹梯,谓山高峯入云霞处。” 唐 欧阳詹 《送闻上人游嵩山》诗:“丹梯石磴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3).指寻仙访道之路。 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 金陵 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诗:“鸿宝寧全秘,丹梯庶可凌。” 邵宝之 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旧唐书·武宗纪》:“志欲矫步丹梯,求珠 赤水 。” 明 徐渭 《蜡屐》诗:“万钱收锦檿,五岳遍丹梯。”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飞空
飞入空中。 唐 储光羲 《咏山泉》:“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诗之一:“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可望不可攀。飞空结楼臺,影动杳裊冲融间。”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玉溪
(1).溪流的美称。 唐 贾岛 《莲峰歌》:“锦砾潺湲玉溪水,晓来微雨藤花紫。” 宋 朱熹 《读李宾老玉涧诗偶成》诗:“独抱瑶琴过玉溪,琅然清夜月明时。” 清 金农 《咏频婆果》:“为语玉溪溪上女,不劳红豆寄相思。”
(2). 唐 诗人 李商隐 别号“ 玉溪生 ”的省称。 宋 陆游 《假中闲户终日偶得绝句》:“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 玉溪 诗。” 清 唐孙华 《毘陵舟中闻吴给谏讣》诗:“年少科名昨梦虚, 锦溪 才笔 玉溪 如。”
(3).水名。 江西省 信江 流经 玉山县 境内的一段。 宋 辛弃疾 《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词:“偶然重傍 玉溪 东,不是白头谁觉老。”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宿雾
夜雾。 晋 陶潜 《咏贫士》:“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唐 白居易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惨淡阴烟白,空濛宿雾黄。”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二:“朝阳照水红光开,玉涛银浪相徘徊。山分宿雾儘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 郭沫若 《恢复·峨嵋山上的白雪》:“那横在山腰的宿雾,怕还是和从前一样的蜿蜒?”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插汉
(1).插入河汉。极言其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水南流经 鲁阳关 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 元 钱惟善 《龙峰孤塔》诗:“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 清 吴伟业 《九峰诗·横云山》:“ 横云 插汉领诸峯,雨过泉飞乱壑松。”
(2). 明 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称 插汉儿 、 察罕 、 察哈尔 ,本 元 裔 小王子 之后。 明 嘉靖 间 卜赤 (一作 布希 )驻牧 插汉 之地,因以为名。参阅《清文献通考·舆地二三》。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可是
(1) ——连接分句、句子或段落,表示转折关系,常和前面的[虽然]相呼应;先由[虽然]引出一层意思,后用[可是]一转,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相当于[但是]
他虽然有病,可是仍继续工作
(2) 然而
可是他错了
(3) 真是;实在是
要论人家姚大叔,老成持重,又有骨气,可是百里挑一。—— 杨朔《三千里江山》
(4) 却是
现在可是换了一个说法了
(5) 是否
却从鼻尖跑下,又用冷舌头来舐我的嘴唇了,不知道可是表示亲爱。——鲁迅《野草》
(6) 还是
你这鱼是卖的,可是博的?——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山女
生长在山区的姑娘。 唐 王勃 《深湾夜宿》诗:“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明 镏崧 《广州杂咏》之三:“ 越 童荡桨唱蛮歌,山女簪花艷綺罗。”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垂垂
(1) 形容垂下、降下
(2) 渐渐
垂垂老矣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三·瀑泉(穿右峡出,跨以石梁,迸空如射。)]珠箔
即珠帘。《汉武故事》:“ 武帝 起神室,以白珠织为箔。”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诗:“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宋 刘秉 《七夕》诗:“珠箔风轻月似钩,还将锦绣结高楼。” 明 夏完淳 《怨晓月赋》:“美人二八兮捲珠箔,明月三五兮流华阁。” 清 汪懋麟 《东风第一枝》词:“喜六街高揭金幡,万户低垂珠箔。”参见“ 珠帘 ”。
明代,李之世,游圭峰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