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作者:李弥逊 朝代:宋代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原文
雨足郊原长稻孙,竹舆去路踏秋芬。
近村篱落低临水,直面峰峦半山云。
晚径无人重着履,夜堂有酒更论文。
兹游清绝羲皇上,少借风烟为沐薰。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诗词问答
问: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问: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弥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弥逊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李弥逊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书法图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书法作品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参考注释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雨足
(1).雨量充足。《书·洪范》“曰雨、曰暘” 唐 孔颖达 疏:“雨足则思暘,暘久则思雨。” 宋 杨万里 《夏日杂兴》诗:“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清 厉鹗 《雨后》诗:“野夫欣雨足,米价及时平。”
(2).雨脚。 晋 张协 《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隋书·长孙晟传》:“﹝ 长孙晟 ﹞夜登城楼,望见磧北有赤气,长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 宋 寇準 《点绛唇》词:“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参见“ 雨脚 ”。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郊原
原野。 南朝 梁 萧子范 《东亭极望》诗:“郊原共超远,林野杂依菲。”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国破山河在,城倾草树迷。看纵横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稻孙
刈稻后,其根得雨再生馀穗,谓之“稻孙”。 宋 叶寘 《坦斋笔衡·稻孙》:“ 元章 曰:‘秋已晚矣,刈穫告功,而田中復青何也?’亟呼老农问之。农曰:‘稻孙也。稻已刈,得雨復抽餘穗,故稚色如此。’” 清 赵翼 《观穫》诗:“遭风今岁多禾弟,过雨他时有稻孙。”自注:“稻已穫,其根得雨復长曰稻孙。”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竹舆
竹轿。《汉书·严助传》“舆轿而隃领”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今竹舆车也, 江 表作竹舆以行是也。” 宋 陈渊 《过崇仁暮宿山寺书事》诗:“驛路泥涂一尺深,竹舆高下歷千岑。” 元 方回 《岁除夜过白土市四十韵》:“ 江 南旧行役,两夫肩竹舆。”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去路
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
挡住敌人的去路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直面
当面;面对。《宋艳》卷一引 宋 范公偁 《过庭录》:“有茶肆妇人, 文及甫 之旧妾也。与佛牙主通,被盗,讼至府,事连佛牙主,侍郎忽省前过,知其 文 氏妾,恐有所请,就庭下直面鞫勘。” 鲁迅 《华盖集续编·纪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沙汀 《呼嚎》:“ 廖二嫂 高声大叫,翻身直面着 长马褂 。”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峰峦
连绵的山峰
峰峦起伏
峰峦重叠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半山
山腰
而半山居(停着)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重着
一再说明。《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王逸 注:“復重深陈……以自著明也。” 马茂元 注:“自己一再明白地申説。‘著’和‘明’同义。”一说:重,深大也。读轻重之重。“重著”犹言郑重申说。参见 姜亮夫 《屈原赋校注》。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论文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学术论文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清绝
(1).形容美妙至极。 唐 李山甫 《山中览刘书记新诗》诗:“记室新诗相寄我,蔼然清絶更无过。” 宋 陆游 《小雨泛镜湖》诗:“吾州清絶冠 三吴 ,天写云山万幅图。” 清 陈维崧 《琵琶仙·泥莲庵夜宿同子万弟与寺僧闲话》词:“且啜茶瓜,休论尘世,此景清絶。” 邓方 《冬月阅国初诸家诗因题绝句》之二:“独有 愚山 爱敦厚,五言清絶似 瀟湘 。”
(2).凄清至极。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之十一:“昔读《楚辞》,意不大爱之,顷日视之,实自清絶滔滔。”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浩歌渌水曲,清絶听者愁。” 宋 苏舜钦 《和子履雍家园》:“珍禽不可见毛羽,数声清絶如哀弹。” 清 周亮工 《舟中蟋蟀》诗:“清絶是何音,遥遥损客心。”
(3).清雅至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四·茉莉》:“又有似末利而瓣大,其香清絶者,谓之狗牙,亦名雪瓣,海南有之。”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题徐晋遗表弟所画牡丹图并以志悼》词:“璧人年少。记临风侧帽,姿尤清絶。”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皇上
(1) 皇帝
(2) 对皇帝的直接称呼
(3) 对皇帝的间接称呼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风烟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沐薰
1.沐浴熏香。多表示虔敬。 宋 范成大 《次韵耿时举苦热》:“浮湛放荡从今始,悔把长裙强沐薰。” 元 陈孚 《安南即事》诗:“沐薰陈此什,礼部小臣 孚 。”
2.称人对己的教诲。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书》:“足下欲与僕居,将坐僕而沐薰之耶?”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沐薰良备至,感激欲号咷。”
宋代,李弥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