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兴】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冬日杂兴]冬日杂兴原文
鹭举虞卿璧,山开京兆眉。
穷愁虽付酒,閒意更关诗。
地瘠黄杨燥,旱深荞麦迟。
冬温要非正,冰霰汝为期。
[冬日杂兴]诗词问答
问:冬日杂兴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冬日杂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冬日杂兴]参考注释
[冬日杂兴]京兆
(1)
(2) 指京师所在地区
京师有京兆狱。——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指京兆尹,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韩愈吏部权京兆。——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冬日杂兴]穷愁
穷困忧愁;穷苦而忧伤
[冬日杂兴]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披针形或卵形,花黄色而有臭味。木材淡黄色,木质致密,可以做雕刻的材料。
[冬日杂兴]荞麦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赤质柔。叶互生,呈心脏形,有长柄。花色白或淡红。果瘦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可制面食。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唐 白居易 《村夜》诗:“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蕎麦花如雪。”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荞麦》:“蕎麦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性最畏霜。” 清 赵翼 《自贵阳赴威宁作》诗:“三两茅棚嵌碧螺,坡边蕎麦水边禾。”
[冬日杂兴]冬温
谓冬天温暖。 晋 陆云 《登台赋》:“游阳堂而冬温,步阴房而夏凉。”《旧唐书·南蛮传·林邑》:“ 林邑国 , 汉 日南 象林 之地,在 交州 南千餘里。其国延袤数千里,北与 驩州 接。地气冬温,不识冰雪,常多雾雨。”
[冬日杂兴]要非
(1).犹言总不是。 唐 韦应物 《有所思》诗:“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归四明》诗:“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札下云根。”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军制》:“故审讯裹胁之徒,其供称曾经 * ,要非其本心也。”
(2).犹言若不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然事虽暗昧,必有其间,要非审思研察,不能得也。”
[冬日杂兴]冰霰
下雪前或下雪时降落的白色小冰粒。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清 顾炎武 《寄刘处士大来》诗:“忆昨出门初,朔风洒冰霰。”
[冬日杂兴]为期
作为约定的期限或日期(以两周为期)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