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和赵知府延绿韵】_何澹 | 宋代

【和赵知府延绿韵】作者:何澹 朝代:宋代

[和赵知府延绿韵]和赵知府延绿韵原文

柴门三月麦秋寒,日与渔樵自往还。
千骑肯来延绿阁,一杯相属对青山。
句工烟雨空濛际,笔妙龙蛇夭矫门。
从此小园增倍价,不妨长作老农闲。

[和赵知府延绿韵]诗词问答

问:和赵知府延绿韵的作者是谁?答:何澹
问:和赵知府延绿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何澹的名句有哪些?答:何澹

[和赵知府延绿韵]参考注释

[和赵知府延绿韵]柴门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和赵知府延绿韵]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和赵知府延绿韵]麦秋

麦子成熟后的收割季节,一般在夏季,但具体日期各地不一

[和赵知府延绿韵]渔樵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3).指隐居。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唐 杜甫 《村夜》诗:“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红尘向市朝,真唤做圣世渔樵。”

[和赵知府延绿韵]往还

去和来;往来

[和赵知府延绿韵]千骑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和赵知府延绿韵]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和赵知府延绿韵]属对

谓诗文对仗。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 魏 建安 后汔 江 左,诗律屡变,至 沉约 、 庾信 ,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剑鹤联句》:“《剑鹤联句》皆属对森严,造语雅健。” 清 刘大櫆 《<张讷堂诗集>序》:“ 訥堂 则方总角,与其诸弟从塾师受书,已能属对精切,余心窃异之。”

[和赵知府延绿韵]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和赵知府延绿韵]烟雨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和赵知府延绿韵]空濛

〈书〉形容迷茫:山色~ㄧ烟雨~。

[和赵知府延绿韵]笔妙

谓笔中妙品。 晋 王羲之 《笔经》:“製笔之法……直中绳,勾中钩,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故曰笔妙。”

[和赵知府延绿韵]龙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和赵知府延绿韵]夭矫

形容姿态的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郭璞《江赋》

船头龙夭娇。——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

[和赵知府延绿韵]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和赵知府延绿韵]倍价

加倍的价格,高价。 南朝 梁 刘峻 《广绝交论》:“顾眄增其倍价,翦拂使其长鸣。”

[和赵知府延绿韵]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和赵知府延绿韵]老农

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

  •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_洪咨夔 | 宋代
  •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_洪咨夔 | 宋代 >>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_洪咨夔 | 宋代...

  •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_苏辙 | 宋代
  •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_苏辙 | 宋代 >> 【次韵王适春雪二首】_苏辙 | 宋代...

  • 【寄题江山叶氏翠香亭】_王柏 | 宋代
  • 【寄题江山叶氏翠香亭】_王柏 | 宋代 >> 【寄题江山叶氏翠香亭】_王柏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