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_刘子澄 | 宋代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作者:刘子澄 朝代:宋代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原文

观近朱陵萃列真,烟霞虽僻境长春。

若非火府炼神处,安用水帘遮世尘。

古像著灵多是石,补钟留迹似非人。

寻源亦有桃花涧,莫是山山可避秦。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诗词问答

问:《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的作者是谁?答:刘子澄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子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子澄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2. 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参考注释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朱陵

即 朱陵洞天 。道家所称三十六洞天之一,在 湖南 衡山县 。借指神仙居所。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一:“赤玉灵文下, 朱陵 真气来。”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五:“焉用过洞府,吾其越 朱陵 。” 前蜀 杜光庭 《洞天福地记》:“第三洞, 南岳 衡山 ,周迴七百里,名 朱陵之天 。” 明 张居正 《宿南台寺》诗:“明朝更觅 朱陵 路,踏遍紫云犹未旋。”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列真

犹言众仙人。道教称得道之人为真人。 汉 冯衍 《爵铭》:“富如江海,寿配列真。” 晋 左思 《魏都赋》:“ 鉅鹿 、 河间 ,列真非一,往往出焉。” 清 黄周星 《楚州酒人歌》:“愿假青鸟探 瀛洲 ,列真酣饮多如簇。”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僻境

偏僻的境地。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因率精鋭卒一千五百人,裹粮怀刃,於山岭僻境绕道入 伊犁 ,乘其不备,夤夜突入其幕。”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长春

中国东北的城市,吉林省省会,面积18,881平方公里,人口570万(1982)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若非

要不是;如果不是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水帘

下垂如帘的流水,指瀑布、密集的房檐流水等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世尘

(1).尘世;人间。 唐 王昌龄 《题朱炼师山房》诗:“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天雨花》第五回:“这般隐弊谁能测,真是天星降世尘。”

(2).指世俗之事。 唐 杜甫 《别赞上人》诗:“还为世尘婴,颇带顦顇色。”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弟子隐志不坚,为世尘牵引,有违明训。”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非人

(1) 不合适的人

所用非人

(2) 残废人

(3) 缺乏人性或个性的人

(4) 不人道的(非人待遇)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莫是

莫非是;或许是。 唐 窦常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诗:“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朱子语类》卷十九:“ 孟子 所谓求放心,集义所生,莫是立根本处否?”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词:“莫是散场 优孟 ,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水浒传》第十二回:“你莫是绰号唤做 青面兽 的?”

[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避秦

(1).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不復出焉。”后以“避秦”指避世隐居。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夏阳 适 晋 ,得 随会 而同奔; 东海 避 秦 ,与 毛公 而俱隐。” 唐 苏广文 《自商山宿隐居》诗:“闻道 桃园 堪避 秦 ,寻幽数日不逢人。”

(2).指躲避 * 或战乱。《元人小令集·梧叶儿·天台洞》:“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 秦 。”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我们参禪原是虚名,避 秦 乃其实意。”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乃若 安南 亡于 法 , 朝鲜 并于 日 ,其墐户无天,避 秦 无地之惨剧,尤为见者心酸,闻者发指。”

(3).簏名。

,

  • 【李中主书堂】_项安世 | 宋代
  • 【李中主书堂】_项安世 | 宋代 >> 【李中主书堂】_项安世 | 宋代...

  • 【斯远徐兄携李丈子永去冬江上诗卷来成四十字】_赵蕃 | 宋代
  • 【斯远徐兄携李丈子永去冬江上诗卷来成四十字】_赵蕃 | 宋代 >> 【斯远徐兄携李丈子永去冬江上诗卷来成四十字】_赵蕃 | 宋代...

  • 【新安江泛棹】_赵公豫 | 宋代
  • 【新安江泛棹】_赵公豫 | 宋代 >> 【新安江泛棹】_赵公豫 | 宋代...